过去3年里,SUV到底有多火?不用看销量数据,也不用看什么同比分析,直接看周边、小区里停的车就知道了,越来越多的人将哈弗H6、长安CS75、传祺GS4们开回了家。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轿车产品不再受到追捧,这期间,如科鲁兹、福克斯这些曾经一度月销2万辆的合资轿车如今仅剩几千台的困境。
不过在最新发布的6月销量里,市场风向又发生了一些变化。数据显示,2018年6月份乘用车市场销量实现183.53万辆,较去年同期179.02万辆上升2.5%,其中,轿车本月销量同比上升,SUV同比微跌,MPV同比下跌幅度进一步扩大。
不仅如此,SUV市场增速放缓已是不争的事实,不仅同比减少0.1%,销量榜前五中也没有一款SUV车型,这是很难想象的,要知道,哈弗H6曾经创下了连续58个月的单月销量冠军。
不禁想问,为什么今年SUV突然遇冷?合资轿车们又重回消费者怀抱呢?
首先,SUV普及式发展已过,增速放缓是必然。
在2007-2015年的9年间,SUV细分市场增速达到41%,而在2016年也仍然保持了近40%的增速,在这多年时间,尤其是当2015年SUV已达一定基数的情况下,2016、2017年购买SUV的用户确实大有人在。
当这种普及式的爆发增长后,任何市场都会陷入缓增长甚至负增长的阶段,举一个通俗的例子,每个人身边都可能有5个左右想买车的朋友,如果他们在过去两年买了SUV贡献了增长,在短时间内他们肯定不会换车,同样的逻辑放到大环境下,也就造成了增速放缓。
其次,10万级SUV不符合当下消费升级趋势,满足够用不再是消费者的追求。
过去几年,每月SUV销量榜顶端的都是10万元级,最多15万元的紧凑级SUV,诸如哈弗、长安、传祺等自主品牌占据了前茅,但随着普及式增长过后,即便是会选择SUV的消费者也会购买七座布局的中大型SUV,但从整个细分市场的占比来看,中大型SUV还依然较低。
同时,由于中大型SUV更高的售价,其购买门槛远要高于紧凑级SUV,因此,较长的徘徊周期,持币观望的用户也不在少数。
最后,轿车在油耗、舒适性、动力上的优势仍在。
SUV的优势是通过性和高视野,但论操控性和稳定性显然还是轿车更佳,这也是轿车与SUV相比最核心的优势。
首先,SUV车身更高,悬挂行程较长,轮胎对比轿车也更厚,操控会较差,同时高速稳定性也相对较差,大部分紧凑型级别以上的SUV会觉得有一种“笨重感”,特别是过弯车身的晃动幅度会让驾驶的信心下降。同时在紧急情况下车身动态的反应也会比轿车迟钝不少,例如紧急变线的时候。
不仅如此,由于车身比轿车更重,重心也更高,SUV在加速和转向性能上都要弱于同级轿车。另外由于上述原因,SUV本身惯性会更大,在配备相同型号制动系统的情况下,制动距离往往会比轿车更长。并且,轿车拥有更低的风阻和更低趴的车身,油耗也要优于SUV车型。
写在最后
当然,从整个市场来看,上半年车市消费热度是并不高的,SUV不再热,更便宜的A级轿车受欢迎,都可以看出这一点。目前,国内汽车市场潜力主要聚集在三、四线城市,但也受到国内上半年股市萧条,楼市动荡等客观原因造成购车欲不强烈。朋友,你呢?上半年买车了吗?是买的SUV又或者是轿车呢?
不打低价战略,奇瑞为何还能成出海“一哥”?曾几何时,国内汽车产业相较德国、日本这些汽车制造强国,差距之大犹如天堑。进入新能源时代后,差距不仅抹平了,甚至还实现反超。据乘联会所公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同比增长76.9%,达234.1万辆,超越德、日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出口国。 |
岚图汽车膨胀了,2024年销量翻一番到10万辆,如何实现?岚图汽车膨胀了,2024年销量翻一番到10万辆,如何实现? |
升级发动机,降低售价,全新上市的艾瑞泽5 PLUS能入手吗?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火爆,不难看出,现在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向上内卷,因而忽略了低端市场,殊不知这个市场也是抢夺市场份额的关键,不过有的车企还是比较精明,眼看着它们在中高端市场厮杀,它便退而求其次,转入低端市场,上演了一出“拿手好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