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距捷豹XEL上市已有半年时间,捷豹XEL在今年上半年总计销售0.68万辆,而2017年上市当月的半个月时间,捷豹XEL还销售了0.13万辆。自2月份以来,捷豹XEL月销量持续攀升,但月均销量依然只有1000辆有余。那么,捷豹XEL未来是否会成为捷豹XFL只能靠价格战勉强维持月均始终难突破2000辆大关?
 
大幅优惠的捷豹国产车为何销量难突破2000?
捷豹XEL上市时制定的28.88-42.58万元的价格还是有一定优势,但就没有宝马3系、奥迪A4L、奔驰C级等车的畅销,甚至销量不及S60和凯迪拉克ATS等车。如今,虽然捷豹XEL的销量在攀升,但市场终端已经价格优惠不少,汽车之家降价信息显示,从不同地区2万元至11.5万元的优惠都有,但最终还是没能提升捷豹XEL的销量。
 
虽然大哥捷豹XFL在今年上半年有0.91万辆批售量,但同样是靠降价。汽车之家降价信息显示,捷豹XFL从5.5万元到18.50万元不同车型、不同地区的优惠,也始终没能提升捷豹XFL的销量。
 
不管是捷豹XFL还是XEL,大幅优惠也仅有维持月均不超过2000辆的销量。经销商优惠后的国产捷豹XFL和XEL,其实性价比很高,但为何购买的消费者还是不多啊?不管是与凯迪拉克ATS-L和XTS等车比较起来,甚至捷豹国产车型在华卖不过沃尔沃S60L和S90,为何?
品牌红利高且有空间和大气优势国产捷豹卖不动?
论品牌红利,捷豹作为英国豪华品牌,其英伦皇家风范其实是很多人喜欢的品牌和造型设计,毕竟捷豹的兄弟品牌路虎,都是很多国内土豪喜欢的车型,尽管也有不少车主反馈小毛病多,却并不影响国内消费者对大路虎的青睐。
 
在车内空间方面,捷豹XEL在宽度和轴距相对宝马3系、奔驰C级、奥迪A4L和英菲尼迪Q50L都有优势,大轴距带来的大空间,以及更大气的车身造型,都是中国中级车目标消费者喜欢的卖点,为何有着更大空间和更大气造型的捷豹XEL依然卖不动?甚至经销商大幅优惠还是卖不动?
 
车主反馈小毛病多口碑是好是差?
从捷豹车主反馈的捷豹车口碑来看,在国内保有量并不高的捷豹车,仅在车质网上也仅有120条投诉,这些投诉中涉及的车身附件及电器投诉有65条,而发动机和变速器投诉分别为30条和6条,而转向系统、制动系统和前后桥及悬挂系统的投诉都不多。
 
捷豹车主反馈的国产和进口捷豹车的问题也就是小毛病较多,其次是发动机问题。小毛病主要体现在座椅故障、天窗开关异常、车身饰件脱落、漆面起泡开裂等问题,而发动机的故障体现在异响、抖动、漏油和拉缸等问题。这些问题在捷豹的同级豪华品牌奥迪、奔驰和宝马等车上投诉可能更多,而保有量并不高的捷豹在华如此投诉,究竟故障占保有量比例高还是低?
 
回到捷豹XEL上来,在华上市半年依然不畅销的捷豹XEL,依靠经销商大幅降价勉强维持月均1000辆的销售业绩,而目前车主反馈出来的问题依然是小毛病相对较多,从车身漆面起泡、车内异响、部件开裂、密封条损坏等小问题,到轮毂螺丝断裂到无法拆卸轮毂,再到提车第一天有车主遭遇变速器故障无法换挡。
 
一位2018款2.0T 200PS尊享版车主反馈,提车第一天车主就感觉到加减速过程中车身明显抖动,提车第五天在高速公路上车辆熄火之后再也无法启动,显示变速器故障,不能换挡,之后拖车到4S店也找不出故障原因。
 
写在最后
全系搭载2.0T发动机匹配8AT变速器的捷豹XEL,其实国产的价格相对很多同级豪华车价格略低,而经销商还有大幅优惠后的捷豹XEL性价比很高,可依然没能让捷豹XEL热销,车主反馈的捷豹口碑来看,其实除小毛病多点,捷豹的动力总成稳定性还是不错,为何在奥迪、奔驰、宝马、凯迪拉克和沃尔沃的竞争中依然卖不动呢?值得深思。
										买车为何要买低配车!小编告诉你原因!相信很多小伙伴都有这样的亲身经历,或者说你现在正在经历,当你千辛万苦选好哪款车后,开始准备入手时,又要开始纠结买哪个配置等级的车型。如果你要问我买那个配置好,我会毫不犹豫告诉你,在安全配置基本相差不大的情况下,选择低配车型是最好的,如果你还要问原因,那我就把亲身经历告诉你吧。  | 
								
										一汽-大众年销超180万辆,看看哪些车卖得最好且是您想买的车?2022销量最好的合资车企是谁?毫无疑问,依然是一汽-大众。根据最新的销量数据显示,一汽-大众2022全品牌累计终端销售新车达1823577辆(含奥迪进口车),其中大众品牌累计销量为1041077辆,逆势同比增长5.3%;奥迪品牌新车销量达到635588辆;捷达品牌终端销售146912辆,独立运营三年,销量连年增长。  | 
								
										既是传承也是突破,抢占日系新赛道,阿图柯靠的是什么?面对“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双目标,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在稳步提升中,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已形成规模效应。最新数据显示,截止到2022年5月底,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经达到26%,在2021年1月,这一数据还仅为6%。更重要的是,这还是新能源汽车面临原材料价格上涨补贴退坡等诸多不利因素下所取得的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