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8款雷克萨斯ES把车身长度、宽度和轴距都拉长后还是卖27.90万元,并把价格延伸到46.80万元。曾经的筷子双连杆后悬挂也升级成后多连杆独立悬架,加之2018年5月22日国家宣布对于进口整车的关税从25%下调至15%,再次拉低了雷克萨斯ES的税费成本,2018款雷克萨斯ES拉长增配不加价更值得购买,这是真的吗?
凯美瑞底盘和动力总成基础上拉长的ES品牌不同价格大不同
曾经热销的凯美瑞和雷克萨斯,被人诟病后筷子连杆,如今这一诟病改成了多连杆独立悬挂,凯美瑞和雷克萨斯ES就更值得购买。曾经和凯美瑞同平台的ES,如今车身长度、宽度和轴距比凯美瑞加长之后,迎合了中国消费者求大胃口,而2018款凯美瑞指导价却在17.98-27.98万元,并且底盘、发动机、变速器三大件都是一样的,ES起步价都比凯美瑞混动车型还贵,贵在吗?
雷克萨斯作为丰田的高端品牌,很多车型都是在丰田车型的底盘和动力总成上改进,仅改改外形和内饰设计,配置都几乎相当的情况下,依靠雷克萨斯品牌溢价,就能比丰田车卖出更高的价格。就拿售价19.98万元的2018款凯美瑞2.0G豪华版与售价27.90万元的斯ES卓越版来说,两款车除了造型和内饰不同,以及尺寸略有差别外,其实两款车大多数配置相同,仅仅这样的差别就比凯美瑞贵了8万元。
关税下调10%消化2018款ES拉长增配成本
然而,8万元贵在哪里?贵在ES是日本产,进口在华有关税和运费,可是如今产自日本的雷克萨斯关税下降了10%,关税降幅就在2.4-4万元区间,而2015款雷克萨斯ES精英版和2018款雷克萨斯ES卓越版依然是售价27.90万元,关税下调后,雷克萨斯起价至少应该下降2.4万元才对,也就是25.5万元起卖。可为何2018款ES依然没有降价呢?
因为2018款ES比2015款ES和2017款ES在车身长度、宽度和轴距都进行了加长,并且筷子双连杆升级成多连杆独立后悬架,脚刹也变成了电子驻车,还增加了车道偏离预警系统、主动刹车、自适应巡航、自动驻车、方向盘电动调节、方向盘换挡、前排座椅加热、手机映射、自适应远近光灯、多2个喇叭和车载空气净化器等诸多配置,这些配置的增加可能成本也需要2.4万元。
看似2018款ES拉长增配不加价的背后,是中国进口车关税下调10%消化了部分成本。日本制造成本比中国高,得益于进口的品牌形象,并且赶在了美系进口豪车关税上涨而日系进口车关税下降的利好机会,必然会让ES再次热销起来。毕竟,2017年ES在华进口量以43771辆排名第一,第二名和第三名分别是宝马X5(产自美国)和丰田陆地巡洋舰。
凯美瑞整容的ES车主反馈发动机烧机油和小毛病多
雷克萨斯ES真有那么好值得大量中国人购买吗?产自日本的进口ES,其实就是凯美瑞同底盘和动力总成改了外形和内饰且拉长了的车型,且凯美瑞2.0旗舰型的配置相当,凯美瑞才卖17.98-27.98万元,ES起价都是27.90万元,可未来两国关系其实也影响到一些片面爱国人士对日系车主的不屑而划车等。
作为中国进口豪车销量第一名的ES,在国内保有量高但投诉量也相对不少。来自车质网ES车主反馈显示,60余条投诉虽然不多,但涉及发动机、变速器和车身附件及电器的投诉大约分别有30条、7条和30条。可见,雷克萨斯ES在华的发动机和小毛病问题其实依然不少。
在发动机问题方面,ES车主反馈烧机油最多,其次是漏防冻液和异响,烧机油是很多车的共病,也不足为奇。变速器问题倒是不多,只有抖动反馈。不过,小毛病问题倒是很突出,车内异味、空调故障、部件开裂和车身漏水及生锈分别是从多到少的投诉。不过,从整体上来说,近年来ES的质量稳定性还是很出色。
写在最后
2018款雷克萨斯在今年关税政策利好下,关税下调消化了拉长增配不加价的成本,作为去年国内进口车销量第一的ES,即使不国产也依然会成为未来国内进口辆第一的车型,可面对与凯美瑞同底盘和动力总成三大件的2018款ES,是否会逃脱ES车主们反馈的发动机烧机油和小毛病多,只有等消费者购买使用反馈才能知晓。不过,ES依然是希望购买进口便宜豪华入门级车型的首选车型。
网友汽车评论:购买微型轿车八大理由在车市众多的产品中,微型轿车以其价格低廉、经济实用而最符合中国的国情。现在的微型轿车一般是指发动机排量0.8升——1.3升之间,车长3.5米到3.8米之间,大部分为两厢结构,价格在从三万到六、七万元不等的轿车。过去人们往往把微型轿车和长期占领低端市场的平头面包混为一谈。实际上,平头面包(包括其原有平台上的改进型)作为微型轿车的一种特殊形式,由于结构简单、技术落后、安全性差等原因早就列入被淘汰之列。 |
品牌焕新+“Glocal”海外战略3.0,上汽集团破局进阶在4月10日“上汽之夜”活动上,上汽集团以“破局者”的姿态完成了一次战略升维。 |
20万级纯电轿车迎来“抢7大战”,全系焕新的飞凡F7将成卷王?不难发现,现在不少汽车品牌对旗下车型的命名都离不开“7”这一数字元素,无论是在轿车还是SUV市场,被冠以“7”之名的新车在2023年可谓是扎堆上市,长安启源A07、吉利银河L7、荣威D7、睿蓝7、深蓝S7、智界S7、大众ID.7等,都是2023年上市的全新车型,再加上早已上市的理想L7、问界M7、蔚来ET7、小鹏P7等老将,无不是在彰显着汽车市场正在进入“抢7大战”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