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广汽丰田交出了一张年销量达到84万辆的成绩单,同比增长11%。对于广汽丰田来说,这份成绩单令人颇为满意。销量上虽然表现出增长的态势,但是这份销量表现的背后却是在蚕食最后的老本而已,因为广汽丰田在口碑、品质方面双双下滑已是不争的事实。比如曾经的机油增多事件,以及赛那加价销售。
冬季机油增多依然存在
2021年广汽丰田旗下的两大销量明星车型:凯美瑞和雷凌,年销量都分别卖出了21万辆和23万辆,但是卖得越多,出现的问题也越多。近两年来广汽丰田旗下的产品质量问题频繁出现。就拿机油增多事件来说,曾经的机油增多没有解决,在去年依然有不少车主反馈机油增多。
凯美瑞的“机油门”事件,以及刚刚过去1月份再次进入投诉榜单的雷凌变速箱质量问题等等。并且由于车型问题大面积频发,近两年来丰田的召回次数和召回规模都是越来越大,而广汽丰田就成为召回的“重点照顾对象”。
相信消费者对于选择广汽丰田,最大的原因必然是信任其质量稳定可靠,而如今旗下车型产品品质质量持续下滑,这与消费者期望中的广汽丰田产品品质背道而驰。这无疑是一点一点在蚕食着广汽丰田曾经长久以来积累的良好口碑,蚕食着广汽丰田这最后的老本而已。
赛那等加价部分不开票涉嫌偷税漏税
2022年 广汽丰田给自己定了一个完成百万年销量的目标。然而想要完成百万销量,对于广汽丰田来说难度着实不小。老车型质量问题频出显得十分乏力,那么广汽丰田只能将宝压在新车型的身上,毕竟要达成年销百万目标,增长率要达到将近20%,足足要多卖出出18万辆。
新车型上市是一定能有刺激销量的正面意义,然而广汽丰田不仅仅想把“金字招牌”砸掉,还继续搞一些加价的操作。比如“网红”车型塞那的上市,塞那的产品力以及消费者对于这款车型的关注度,都让大家对于塞那正式上市之后的销量表现呈现出乐观的态度。
不过,正式上市之后,官方却默默支持着塞那疯狂的加价行为。虽然加价行为对于广汽丰田来说已经是传统技能,但是官方当着一套,背着一套的作为,确实恶心了不少消费者。上市前对外宣称,用APP下单杜绝加价行为,上市后APP下单,成交金额却自己去和4S店谈。
还有一点让人思而不解的部分就是,加价的金额是不会开发票的。这不仅仅是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还是对国家法律的藐视。从汉兰达到塞那,广汽丰田的加价行为这里面有没有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当然新车型除了塞那之外,锋兰达、威飒等新车型明显关注度本身就非常低下,同时这两款车型的本身产品力就表现平平。比如锋兰达定位紧凑级SUV却和自家的小型SUV丰田C-HR轴距相同,其空间表现可想而知。
写在最后
广汽丰田如今为了销量,不保质量。但是当质量可靠这一“金字招牌”被自己亲手砸烂之后,将会对广汽丰田的品牌带来非常重大负面影响,也必将会对广汽丰田未来销量进行反噬。所以对于广汽丰田要在今年完成百万销量目标,难!
开工第一天就宣布停工停产六个月,高合汽车必是下一个威马?2023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占率来到了历史最高点,全年销售新能源汽车774万辆,同比大增36.3%,占全年乘用车汽车销量的35.6%。按照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的预判,2024年新能源汽车单月渗透率将超过50%,202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则将达到60%。 |
为何合资电动汽车电池容量低于中国品牌?更省成本!在燃油车领域,大家都觉得合资车更香,因为品牌更给力,至少也是全球品牌。而中国品牌通过更丰富的配置和更耐看的造型设计,逐渐从合资垄断的燃油车领域里抢了不少份额。如今,在电动汽车领域,相近尺寸和价格下的合资电动汽车比中国品牌电动汽车的电池容量都要小,且定价还略高于中国品牌电车,为何? |
加速猛,转弯稳,哪吒S的运动级底盘到底藏有哪些黑科技?随着智能电动汽车的发展,现代消费者购车时,除了看重车辆外观是否“好看”、智能功能是否“好用”,也开始关注是否“好开”、“好玩”。这种“好玩”既包括座舱功能带来的交互乐趣,也包括车辆操控性能提升带来的驾驶乐趣。抛开电动汽车的动力不谈,与车辆操控性能关系最大的便是底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