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保时捷是汽车市场一个高高在上的品牌。但随着大众接手保时捷,保时捷开始降低身位,向国内的土豪招手,尤其是在超豪华级别车型中,卡宴、帕拉梅拉无疑是同级别中避不开的选择。然而,近期保时捷在国内却传出了减配+双标的丑闻。
先来了解一下事情经过。2021年的芯片短缺,成为了汽车市场的一大灾难,各级别车型都因为芯片短缺,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减产,为了规避芯片短缺带来的风险,各大汽车厂商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保时捷也因为芯片短缺问题,减配了部分车型的电子转向柱,此前保时捷承诺后期会予以加装。但当车主联系保时捷售后时,保时捷方面却改变了说法,官方不再提供加装,而是予以2300元的代金券补偿。
这样一来,事情就变得有意思了。在国内,买得起保时捷的车主,且不说非富即贵,普通中产阶级都不一定能做到保时捷自由,毕竟保时捷随随便便的选装费用,都足够买一台大众迈腾,2300块钱,都不一定够车主维权的时间成本,更何况是2300元的代金券?保时捷车主似乎感受到了恶意。
其次,保时捷此番作为,更像是对国内保时捷车主的画饼充饥。保时捷前期交付车辆时承诺,对减配的电子转向柱予以后期加装,但实际上,经销商加装电子转向柱并非手机贴膜那么简单,一旦车辆经过一番拆装,轻则异响频发,重则存在故障隐患,很显然,后期加装并非上上策,这点保时捷方面应该明白。再者,部分消费者提及,保时捷海外官网标注“芯片短缺仅提供手动转向柱”,但这点并没有向国内消费者明确提出,这一双标行为同样引发国内消费者不满。
保时捷直播间
对于电子转向柱这项配置,不同保时捷车型定价不同,卡宴车型的电动转向柱的官方报价为14306.7元,考虑到安装费用等,车主自行安装可能需要2、3万元,保时捷仅提供实际价值的一成来补偿消费者,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写在最后
下至十万级别的朗逸,上至百万级别的保时捷,因芯片短缺引发的销售欺诈层出不穷,归根结底,还是厂商默认为国内消费者维权意识不强,随便给点优惠就能息事宁人,甚至还有部分保时捷经销商与车主签订了保密协定。对比,编辑认为保时捷减配且双标的行为,对品牌形象带来了极其恶劣的影响,车主应当联合起来,积极维护自身权益,以免未来某些汽车厂商继续打国内消费者的注意。
宽体智能SUV,捷途X70购车手册8月18日,奇瑞控股捷途产品序列首款车型——捷途X70正式上市,新车定位“宽体智能SUV”,共推出8款车型,市场价6.99-12.09万元。此外,捷途X70还提供18期免息、2000元置换补贴以及10年/20万公里质保等客户权益。 |
全新一代丰田皇冠真要来了,但中国网友好像并不买账作为70、80后儿时的记忆,丰田皇冠不仅是他们心中最早对于豪车的印象,也是随着改革开放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的典型代表。这也是为什么十四代皇冠退市让老一代车迷黯然神伤,同时很多车迷依然觉得其替代者,前驱的亚洲龙亚洲龙比起皇冠反而是“消费降级”的原因。 |
左手倒右手拿新能源补贴!曹操专车能让吉利出行算盘得逞吗?主机厂布局出行网约车并不少见,此前就有丰田投资Uber、通用投资美国打车平台Lyft,大众投资以色列的Gett等等先例可寻。汽车企业布局如今热火朝天的网约车,除了有利可图外,为深化汽车网联化、无人驾驶等智能领域打下有利基础,累积的出行大数据也是用处颇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