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汽车这几年取得了快速发展,让中国品牌汽车直接与合资同尺寸车正面竞争,但中国品牌汽车真的比合资车更物美价廉吗?还是一分钱一分货?就拿车轱辘编辑最近参加同行组织的一场CS75 PLUS与途观和荣放的对比试驾说起,CS75 PLUS有什么实力敢于挑战合资同尺寸车?
物美价廉的CS75 PLUS销量力压途观和荣放
CS75 PLUS与途观和荣放只是尺寸相当,都是紧凑型SUV,但价格相差很大,三款车指导价分别为12.49-15.49万元、21.58-28.18万元和17.58-25.98万元,CS75 PLUS的顶配车型都比途观和荣放便宜不少,现场试驾的途观和荣放都是四驱车型,但荣放不是混动版,是2.0L四驱车型,开起来各种肉,让您吃过够!
大家觉得CS75 PLUS与途观和荣放的买车人会重合吗?编辑觉得不会,CS75 PLUS与途观和荣放谈不上竞争车型,为何CS75 PLUS就想硬扛下途观和荣放,不就是想证明自己的实力嘛!从终端优惠来看,途观和荣放都有不少优惠,而第二代CS75 PLUS根本没任何优惠,但CS75 PLUS卖得并不差!
从今年1季度销量数据来看,CS75 PLUS、途观和荣放分别批售了70507辆、40908辆和38658辆,看似途观和荣放销量根本不是CS75 PLUS的对手,但CS75 PLUS也是上一代和经典款三代同堂销售的销量。假如CS75系列也卖途观和荣放的价格,还会有那么好的销量吗?
看得到的内外和及参数CS75 PLUS直接秒杀途观和荣放
抛开销量看利润,尽管途观和荣放销量不及CS75 PLUS,但别人的单车利润肯定更高。三款车的尺寸相当,但CS75 PLUS的后备箱空间比途观和荣放都大。
再看内饰,CS75 PLUS与途观和荣放都不是一种内饰风格,CS75 PLUS走的是现代科技风格,比小黑板甚至屏幕都不是高清屏的途观和荣放强悍很多,而CS75 PLUS内饰还有大量皮质装饰,但坐进车里,CS75 PLUS是新车而途观和荣放是旧车,三款车的味道让鼻子直接会告诉您答案!
买车不仅要用眼睛去看和鼻子去闻,更需要对比试驾才能找到本质区别,否则就是真的不懂车的键盘侠评车和不懂车的人买车!CS75 PLUS和途观都有搭载2.0T发动机车型,而荣放搭载2.0L和2.5L自吸发动机,从参数上来看,蓝鲸2.0T发动机武装CS75 PLUS后让账面数据很强大!
CS75 PLUS的2.0T版本输出233马力和390牛.米看似秒杀了途观和荣放,不懂车的键盘侠和不懂车的买车人,都会看参数。CS75 PLUS的蓝鲸发动机会让您虚惊一场,强大的动力在运动模式下,嗖的一声就飙出去了!
配置甩合资几条街的CS75 PLUS动力总成和方向盘有进化空间
难道您还不虚鲸一场!遗憾的是CS75 PLUS不提供四驱车型,而途观和荣放都有四驱版。爱信8AT加持的CS75 PLUS也是一大亮点,而大众还是大众,丰田还是丰田,造车历史和经验比长安丰富,蓝鲸发动机如此强大的动力输出和爱信8AT仍有匹配的潜力可挖。
在底盘驾驶质感方面,在綦江高庙村柏油路的铺装路况下,如此路况比国内任何赛道都复杂,可能是因为CS75 PLUS在三款车里的车身最高、底盘最高,激烈的驾驶下让座后排体验的媒体同行直接甩吐,大众的底盘最大众!自己去品!
再看操控方向盘的精准性,CS75 PLUS明显有些方向盘虚位,而途观和荣放没有方向虚位,毕竟CS75 PLUS顶配都没途观和荣放入门车型价格高。中国有句古话,一份钱一分货,CS75 PLUS、途观和荣放到底哪个货更好?钱会给出答案!当然,CS75 PLUS在看得见的做工和丰富的科技配置,会甩途观和荣放好几条街!
写在最后
如果非得要对三款车进行对比点评,三款车本来目标消费者不一致,喜欢日系和德系粉本来就是不一路人,但买CS75 PLUS的用户主要还是看重性价比高!对比试驾的CS75 PLUS与途观和荣放车型指导价相差了10万元,10万元的差距在哪里?底盘驾驶质感和二手车保值率等,您看不到的地方!
祺智EV全国12城联合上市,补贴后13.58万元起继推出广受追捧的祺智PHEV后,广汽三菱乘势追击,震撼带来“都市新物种”祺智EV,向新能源市场全面进发!其于2018年10月13日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天津、长沙、重庆、成都、郑州、西安、海口全国十二个城市联合上市,补贴后售价为13.58万元—13.98万元。作为广汽三菱在新能源领域的又一重磅力作,祺智EV在外观设计、续航里程、动力性能及智能配置等方面,都展现出强大竞争力,强势引起广大消费者与媒体的关注。 |
凯迪拉克CT4推1.5T,定价或20万元内,是江郎才尽还是降维打击?搭载1.5T排量发动机的豪车还算是豪车吗?这样的争论最早出现在奔驰上,毕竟除了奔驰外,也没有哪个豪华品牌敢于挑战消费者底线。虽然看到奔驰搭载1.5T发动机骂声一片,但销量似乎并没受到影响,其它豪华品牌也开始坐不住了。 |
打不赢就降价的合资车,是玩不起还是有战略?中国品牌如何应对?时间倒退到十年前,中国汽车品牌当时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是没有话语权的,所以我们也就没有把控合资品牌售价的权利,因为我们自己都没有定价权,那个年代的中国汽车市场,被合资品牌一手遮天,想想还挺不是滋味的,有种国人联合外企“圈”自家人钱的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