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起台湾车,可能大多数人第一想到的就是纳智捷,上市之初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但是近年来突然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线,它的地位被同门新秀纳智捷优6所取代,数据如下:
 
如此来看一目了然,大7在纳智捷家连小半壁江山都没有占上,销量份额不到十个百分点。换言之,如果没有优6的坚守,纳智捷这个牌子将在大陆难以维系,估计人员的开支和各种正常的费用都无法承担了。那么一代神车,是缘何跌落神坛的呢?让我们来进一步的探究。
 
2011年,纳智捷大7从宝岛高调挺进大陆,以“人,车,生活”的理念圈了一大波粉丝,这在当时引起很大轰动,浑身上下透露着贵族气息,价格又是那么让人心动,所以一时间销量持续走高,为当时大陆市场打开了全新的局面。
在智能方面,初代大7就有着在当时非常不俗的表现,与HTC厂商深度合作,在影音娱乐、电话通讯、卫星导航、行车安全、车主专属等功能上在当时可以说是舍我其谁,在智能机都并未完全普及的年代让人看到了全新的曙光。今天回过头来看,HTC的荣耀不复存在,三星和苹果被小米和华为所威胁的今天似乎在宣告着:没有创新,注定失败。
跌落神坛,口碑销量节节败退引深思
20万上下的价格,五十万左右的配置,百万豪车的油耗,这是好多大7老车主对它的评价,不难看出,它的定位可以说是比较尴尬,在动力、变速箱方面也让不少车主所诟病,甚至达到了后悔的程度,以至于到后来,有了一个说法,说纳智捷是让二手车贩子颤抖的品牌,今天看来,还真不是空穴来风。
 
去年的第四季度,纳智捷大7全国销量惨淡到了一定的程度,全国还关了不少纳智捷生活馆,凄凉程度可见一斑。为什么会造成这个局面呢?根据实际情况,为大家进行总结。
首先,变速箱发动机的技术落后,隔音效果不好,虽然经过几次的更新换代,原有的问题始终得不到妥善的处理,新一代的底盘倒是有了不错的改善,不过已经失去了很多唯粉。
第二点就是油耗的问题,纳智捷的油耗在同级车里算是令人乍舌,虽说有ECO这个配置,但是开启后迟滞问题严重,且节油效果一般,所以并没有受到大家的青睐。
 
最后说说设计理念和质量,外观、内饰、电子设备都很花哨,不过实际的提升空间很小,在如今外观当道的现在,大7的设计师貌似有些后劲不足、江郎才尽,整体的结构在今天看来也有着不小的瑕疵,看看自家的全新优6,对比起来就很漂亮。质量方面,归根结底就是小毛病多,大大小小的投诉成了家常便饭,这无论是对口碑还是销量,造成的冲击都是致命的,所以想要重回巅峰,将会是一段艰辛的旅程。
写在最后
从销量神话,到销量惨淡,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洗礼,但愿大7痛定思痛,从根本上提升品质,把好口碑赢回来,才是绝对的真理!有周杰伦这么大牌的明星为纳智捷代言打CALL,希望大7能够在未来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
										自主冷门大型SUV到底值不值得买?中国品牌SUV市场很火,从小型SUV到紧凑型SUV,中国品牌SUV几乎占据了绝对多数畅销车份额。可是,在中国品牌中大型SUV阵营,畅销车相对少,目前仅有传祺GS8算最畅销,但却是定位中型SUV而不是大型SUV,而大型SUV的长安CS95、哈弗H9、大通D90等车市场表现却没有那么好。那么,是不是冷门车型就不值得购买?肯定不是!  | 
								
										奥迪入华以来最失败的车型,上汽奥迪A7L输在哪?316辆、375辆、397辆、394辆、335辆,这是上汽奥迪A7L今年前5个月的销量成绩,月销三位数,且不说难以跟一汽-大众奥迪相抗衡,甚至纵观奥迪入华以来所有国产车型,上汽奥迪A7L都算的上是最失败的车型之一(不考虑纯进口车型)。对于A7L的销量成绩,可能上汽奥迪方面有众多客观原因解释,产能有限、经销商渠道建设不完善等等,但从结果来看,酝酿了五年之久的上汽奥迪项目前景渺茫,却是不争的事实。  | 
								
										入手门槛来到15万级,传祺GS8五座版将豪华SUV拉入平权时代在燃油车市场,提到豪车,大多数人眼里就只有BBA,其次就是合资品牌的高端产品,很难将“豪华”二字与国产车联想起来。这也难怪,毕竟当时的国产车一旦定价超过了15万元,就很难与合资车抗衡,但传祺GS8却是个例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