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及时雨”般的购置税优惠政策下线,汽车市场开始充满了点点生机。新政策一下线,2.5L发动机似乎成为了行业孤儿,举目无亲,包括马自达CX-5、丰田凯美瑞、日产途达等部分车型在内,大排量发动机压力甚大。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尽管大排量发动机是信仰的口号还挂在大家嘴边,但是在家用车市场,2.5L自吸发动机正面临凋零的事实。

曾几何时,2.5L发动机可以说是家用车的动力天花板,2.5L V6的天籁无疑是那个时代一颗耀眼的明星。时过境迁,2.5L发动机正渐渐被1.5T/2.0T发动机所取代,翻看B级车销量排行榜,要么是2.0L自吸发动机唱主角,要么是1.5T小生潇洒得意,2.0T发动机已然成为了家用车的顶级配置,仅存的凯美瑞/亚洲龙所搭载的2.5L燃油动力,还不断被吐槽动力羸弱、加速迟缓,变速箱顿挫。很明显,2.5L发动机的命运,已经今非昔比。

不管消费者如何狡辩,Turbo技术已经站在了市场的最高点。实事求是地讲,2.5L自吸发动机已经被时代所遗弃。动力层面,100km/h以内,2.5L自吸发动机很难稳赢1.5T发动机,在2.0T发动机面前,2.5L自吸发动机甚至毫无还手之力。从燃油消耗层面,2.5L发动机由于更大的基础排量,难以实现更为精准的油耗控制,尤其是国内车况以城区驾驶为主,2.5L排量发动机的高转速没有输出空间,反而是被小排量发动机的低扭输出吊打。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更大的排量就是更高的成本。无论从上游的整车生产制造,还是消费者每年的车船税缴纳,1.5T发动机都有着诸多优势。这也难怪,现在市面上,从德系、美系,到日系、自主,2.0L以上排量的自吸发动机几乎全线褪去,仅存的几款动力也形不成战线。很明显,在涡轮与自吸的斗争中,涡轮机在中端市场占据了上风。

写在最后
全新一轮购置税优惠政策上线,2.5L自吸发动机再次成为了干瞪眼的对象,技术和排量本身没有对错之分,但是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大排量很容易就被扣上高污染的帽子,正是如此,未来国内市场的2.5L自吸车型也会越来越少。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相信随着低碳减排理念的不断深入,未来燃油车也会成为时代的弃子,2.5L发动机凋零只不过是燃油车转型的前兆。对此,你怎么看呢?
让中国电动豪车告诉您,剔除品牌LOGO后什么叫豪华?有人说中国电动车真正崛起了,价格能和进口燃油豪车相竞争,但中国电动豪车的配置和成本肯定比进口燃油豪车高,目的就是让消费者能够买单。就拿定位中大型车的智己L7,以及定位大型车的最近粤港澳车展上市的奔驰AMG EQS 53来说。智己L7比奔驰AMG EQS 53小了一圈,但价格却一个在天一个在地,背后是智己品牌溢价能力远不如奔驰,但并不说明智己L7产品力和服务不及奔驰AMG EQS 53! |
实力选手的赏秋出行攻略,哪吒V为你独家放送自古以来,“赏秋”就是中国传统习俗的一部分。特别是现在,恰逢秋高气爽,天朗气清,相信大家早已按耐不住,计划约家人或者二三好友一起,趁周末来一场说走就走的自驾“秋游”。 |
原来差别对待中国消费者不仅有合资,也有中国品牌?众所周知,2021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逆势上涨,整体大盘的市场表现非常强劲。随着这股东风,总会把一些车企吹上并不属于它的高度上。比如欧拉汽车,从前不久爆发出来的虚假宣传芯片门事件来看,整个欧拉的处理事件态度让人恶心,居然还有大批言论说,为欧拉处理态度点赞,有担当!今天就来马后炮回顾,欧拉汽车在芯片门事件上的处理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