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汽车和摩托车资讯分享

Car and motorcycle information sharing

半年累计销量仅5千余辆,大运进军乘用车市场为何难走大运?

  • 623
  • 2022-07-21 11:18
  • 0

新能源汽车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已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不仅传统车企加快了转型新能源汽车的步伐,甚至还诞生了不少跨界玩家,都想借着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东风,从中分得一杯羹,就比如大运汽车。

对于大运集团,可能更多人对它的第一印象就是停留在张柏芝当年的那句“风驰天下,大运摩托”上。实际上,大运早在2020年就开始了在乘用车市场的布局,与其它新势力品牌一样,大运汽车也是瞄向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大运集团的两次转型之路

作为国内知名的摩托车品牌,大运早在2009年就开始了第一次转型,从摩托车转战到了重卡行业,经过十余年的励精图治,大运重卡也终于在商用车市场占得了一席之地。

但是,不管是摩托车也好,还是重卡也罢,在市场体量上都远不如乘用车。摩托车早就从曾经的交通工具演变成了年轻人的大玩具,而重卡市场一直以来都是运输行业的中流砥柱,市场体量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为此,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浪潮下,大运汽车也将目标对准了乘用车,开启了第二次转型之路。 

进入乘用车市场以来,大运汽车共推出了两款新能源产品,分别是悦虎和远志M1。其中悦虎的售价区间为6.78-8.18万元,定位为小型SUV,而远志M1的售价区间为17.38-32.88万元,定位为中型MPV。

很显然,大运集团的第一次转型,已经算是成功。那么,开启第二次转型的大运,还能在乘用车市场复刻在重卡市场的成功吗?

半年销量仅5千余辆,大运汽车还能走大运?

销量往往最能反映一家车企的成与败,而大运进入乘用车市场以来,其销量表现似乎并不理想。

数据显示,在今年上半年大运悦虎累计销量仅为3822辆,而远志M1也好不到哪儿去,今年累计销量仅为1243辆,两款车型总销量才5千辆出头,连三线新势力品牌都算不上。

大运停留在消费者心中的第一印象仍只是摩托车,如果不是关注汽车行业的朋友,甚至都不知道大运进军乘用车市场了,知名度不足也导致大运汽车在乘用车市场举步维艰。

大运汽车低迷的销量也代表了更多跨界玩家的现状,不可否认,新能源汽车的未来不可估量,如今这个市场也是被造车新势力搞得热火朝天。但事实上,能够被记住的造车新企实在是少之又少。

产品力不足,核心技术缺失,大运注定失败

知名度不够怎么办?完全可以通过强大的产品力和出色的营销来打破,头部新势力车企不都是这样做的吗?但大运汽车在营销上,简直就是一塌糊涂,除了两台新车上市有所作为外,基本看不到后续报道。

而在产品力上,大运汽车更是不值一提。无论是大运悦虎还是大运远志M1,都与竞争对手都相差甚远。就比如在续航上,作为纯电动汽车的核心卖点,续航往往能左右消费者在购车时的选择。

可大运悦虎的综合续航里程却仅为300km,这要放在5年前还说得过去,现在连宏光MINI EV都能做到300km的续航,对于消费者来说,何必要去选择一辆名不见经传且售价还更贵的大运悦虎?同样的道理在远志M1这边也是如此。

这还仅仅是大运汽车在续航上的短板,其在设计、智能化以及核心技术上,更是远不如竞争对手。更重要的是,造车并不是找个工厂、作坊就可以源源不断的生产,在这背后都是一个庞大的配套网络。

跨界造车玩家不仅要面对同行的竞争,更是要面临着传统车企带来的压力,如果没有足够的产品力做支撑,就注定会失败。很显然,大运汽车并没有展现出高人一等的产品力。

写在最后:

不可否认,新能源汽车的技术门槛比燃油车更低,但这并不意味着新能源汽车任谁都能玩儿得转的。对于跨界造车的大运集团而言,想要复刻在重卡市场的成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分享到:
全部评论 (0人参与)
请控制在100字以内。
猜你喜欢

青春共鸣 北京现代半载征程焕新姿

2018俄罗斯世界杯已经落下帷幕,年轻的法国队实力夺冠,再次向世界展示青春的力量。回顾世界杯乃至刚刚过去的上半年里,北京现代的所作所为与冠军力量不谋而合,品牌不断深耕本土,焕发年轻活力。在通过一系列动作不断刷新年轻化的品牌形象的同时,多款产品的推出也为品牌向上发展注入无限活力,实现了在产品和营销层面双向发力,品牌年轻化的趋势已经势不可挡。

为何合资电动汽车电池容量低于中国品牌?更省成本!

在燃油车领域,大家都觉得合资车更香,因为品牌更给力,至少也是全球品牌。而中国品牌通过更丰富的配置和更耐看的造型设计,逐渐从合资垄断的燃油车领域里抢了不少份额。如今,在电动汽车领域,相近尺寸和价格下的合资电动汽车比中国品牌电动汽车的电池容量都要小,且定价还略高于中国品牌电车,为何?

具有性价比优势,林肯Z叫板豪华中级车胜券在握?

在冒险家、飞行家等国产SUV车型取得成功之后,林肯终于在中国市场带了轿车新车产品林肯Z,按照计划,该车将在3月12日上市。根据此前25.5万元起的预售价,以及林肯近年来相对(其他豪华品牌来说)比较厚道的配置水平,有不少声音表示林肯Z将以突出性价比优势,成为上抢豪华下压合资对手的“上下通吃”车型。

安全登录 ×
车轱辘用户登录,请输入登录信息!
  • 快捷登录:
© 2017-2020 车轱辘(www.chegood.cn) 技术支持:重庆互联网 渝公网安备 50010502001923号 版权所有 渝ICP备17016055号-1
QQ在线:151055810  邮箱:15105581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