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大多数人对国产的第一印象就是便宜,其实这也是曾经不可否认的事实。毕竟以前所有自主品牌都是“众泰”,要技术没技术,要实力没实力,只能靠着模仿和逆向研发他人产品,“廉价”也就成了自主品牌挥之不去的标签。
即便是放在现在,国产车售价一旦超过了15万元,就基本上没有市场,更多的人只会认可15万元以内的国产车,而在15万元以上市场,合资车仍是主流。当然了,像长城坦克300、坦克500这样走另类路线的国产车除外。
但是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自主品牌“廉价”的标签就不复存在了。
“国货”越卖越贵,动辄20万元以上
不同于燃油车卖价到15万元以上就不被市场认可,在新能源市场,国产车似乎在价格上越卖越贵,从低至3.28元起售的宏光MINI EV,到顶配售价高达80万元的高合HiPhi X,几乎都有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身影。
更离谱的是,打造高端新能源汽车的并未传统汽车品牌,更多的是造车新势力在推波助澜,小鹏、理想、蔚来、智己、岚图、高合等一众新势力品牌旗下车型一个比一个贵。即便像是零跑、哪吒这样的二线新势力车企,也正在向高端市场发起冲击,就比如7月31日上市的哪吒S,其纯电车型起售价就已经来到了24.58万元,顶配车型定价更是超过了30万元。
在传统车企这边,长安、吉利近年来也开始不断冲击高端市场,就比如长安旗下的阿维塔品牌,吉利旗下的极氪品牌,都是其向高端发起冲击的标志。反观在新能源市场更有实力的比亚迪,在冲击高端的路上则要稳健得多,主打车型依旧是20万元以内市场,即便是比亚迪汉和比亚迪海豹,售价也主要是集中在30万元以内。
从市场表现来看,尽管自主新能源汽车越卖越贵,有不少车型售价都在20万元以上,但并没有受到像燃油车一样的遭遇,甚至在销量上的表现还要好过于同级别合资新能源汽车,这也充分证实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自主品牌已经超越了合资品牌。
新能源汽车定价高的原因
从价格层面看,尽管有补贴的加持,新能源汽车比燃油车更贵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也是为何自主新能源汽车定价在20万元以上仍畅销,燃油车一旦售价超过15万元就难以走量的原因之一。
新能源汽车定价高达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成本所致,相比燃油车,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变化就在动力系统上,而燃油车三大件的成本远低于新能源汽车的“三电”系统。就比如燃油车中最贵的发动机,成本通常也只是占整车价格的10%左右,而变速箱大多数都不会超过1万元,国产双离合变速箱成本价更是只有两三千元。
反观新能源汽车这边的电池、电机和电控,光电池成本就占整车成本的40%-60%。至于现在很火的插电混动汽车,虽然电池带电量一般只有10-20度,但由于既有电池、电机、电控,又有发动机,导致整套动力系统更为复杂,成本也就不会低了。
以比亚迪秦Pro为例,在比亚迪停售燃油车之前,秦Pro燃油版的售价区间仅为7.98-11.59万元,而秦Pro插电混动版车型的售价区间就达到了13.69-20.49万元,纯电版车型售价区间更是高达16.99-19.99万元。很明显,尽管主要是在动力系统上有区别,但三者之间的售价却有着很大差距。
写在最后:
向高端市场发起冲击,一直都是所有自主品牌的夙愿。但在燃油车市场,自主品牌在短时间内几乎没有超越合资车的可能,只能尽可能的跟上。但在新能源领域,合资新能源汽车与自主品牌完全没有可比性,更多人买新能源汽车首先想到的就是自主品牌,绝非合资车。在品牌影响力和核心技术上,自主新能源品牌都要比合资品牌更出色,进入高端市场也就不足为奇了。
领克DX11曝光,或命名领克08,能否成领克救世主?近年来,冲击高端市场的中国汽车品牌屡见不鲜,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国产新能源汽车卖价一个比一个贵,但依旧能收获到不错的市场反响,甚至连BBA都无法做到。可在燃油车市场,除了领克外,似乎找不到一个成功案例。 |
智博会助力未来智慧移动世界,小康集团新技能抢鲜get!要说在8月23日即将开幕的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上,最吸引眼球的莫过于悦来国际会展中心南广场J2号馆参观小康集团的“未来能源供给站”。小康集团携全球领先的高性能电动科技和前沿自动驾驶等众多黑科技登场,还有更多具有科幻感的能源科技,带来大开眼界的未来生活范本。 |
九代凯美瑞初体验,就说这三点凯美瑞可谓是国内家喻户晓的中级车,而在今天,随着市场格局的变化,曾经的中级车日系“三剑客”凯美瑞、雅阁和天籁,天籁早已风光不再,雅阁换代后还没取得初步成功,似乎只剩凯美瑞在捍卫曾经的尊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