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伴随着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东风,国内涌现出了一大批造车新势力,意图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分得一杯羹。但在众多新势力车企中,取得成功的却寥寥无几,新势力倒闭潮也于2020年正式开启。
在以往,众多新势力车企中表现最亮眼的莫过于蔚来、小鹏、理想这三家了,无论是销量还是营销手段,都长期位列新势力品牌中的前三甲,被外界冠以“蔚小理”的称号。但是在7月份,“蔚小理”的时代被彻底终结。
数据显示,在7月份国内依旧有五家新势力车企销量破万辆,但相比6月份,这五家新势力车企之间的格局却有了新的变化。长期霸榜的小鹏汽车被哪吒、零跑双双反超,曾经新势力品牌中的领头羊蔚来汽车反倒成了垫底的存在。
哪吒夺冠,零跑持续创新高
具体来看,在7月份哪吒汽车销量达到了14037辆,其中海外出口1382辆,同比暴增133.5%,而在1-7月份,哪吒汽车的累计销量也达到了77168辆,基本稳住了月销上万辆。
从哪吒汽车的产品布局来看,主打车型依旧是集中在中低端市场,相比“蔚小理”有着更庞大的受众群体。虽然哪吒S已经在7月31日上市,让哪吒汽车正式进入到了高端市场,但也很难与“蔚小理”抗衡。
来到零跑汽车这边,其实零跑汽车从去年就已经开始发力,在7月份销量达到了12044辆,同比增长177%,连续三个月创下了历史销量新高,成功挤进新势力第一梯队。
在产品端,零跑汽车与哪吒汽车类似,都是主攻中低端市场,且在今年将正式向高端市场发起冲击。目前,零跑汽车的旗舰级轿车零跑C01虽然还未上市,但该车在预售阶段就已经斩获了超6万辆订单,无论是首发的CTC一体化技术,还是领先同级的驾驶辅助系统,都是零跑C01的卖点。待零跑C01上市之后,势必会成为零跑汽车新的销量增长点。
“蔚小理”成“难兄难弟”
与哪吒、零跑在销量上的持续增长不同,“蔚小理”今年在销量上似乎已经陷入停滞,毕竟这三家车企在去年就已经实现了单月销量破万辆,今年的表现却与去年相当,实在是不应该。
在7月份,曾经霸榜新势力销量榜首的小鹏汽车仅售出了11524辆新车,仅实现了43%的同比增长,且相比6月份还环比下滑。至于说销量为什么会下滑?车轱辘猜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到了长安深蓝SL03与比亚迪海豹的影响,毕竟这两台新车与小鹏汽车主力车型小鹏P5和P7在价格上都有不小的重叠。
来到理想汽车这边,在7月份,理想ONE的销量也仅为10422辆。虽然理想第二款车型理想L9已经上市,但还未开启交付,且前段时间还曝出了断轴问题,对理想汽车造成了不小的负面影响。更何况,理想L9所针对的市场群体也并不大,并不能指望理想L9能有多出色的销量表现。
最后就是蔚来汽车,近几年来蔚来几乎每年都会带来一款新产品,但似乎对蔚来汽车的销量并没有带来多大提升,甚至在去年就已经丢失了新势力领头羊的地位。而今年蔚来汽车的表现更是“蔚小理”中最拖后腿的一个,7月份销量仅为10052辆,同比增长了26.7%。
且进入今年以来,蔚来汽车仅是在6月份和7月份实现了月销上万辆,对蔚来汽车来说,未来能有怎样的市场表现和地位,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AITO、极氪不容小觑
除了新势力“五虎”外,在二线新势力阵营中表现最亮眼的莫过于AITO和极氪了。
华为与赛力斯汽车深度合作的AITO品牌问界系列7月交付量达到7228辆,再创历史新高,环比稳步增长。其中,问界M5仅用87天就累计交付量破万,刷新了新品牌单款车型最快破万的交付纪录。截至2022年7月31日,问界M5的累计交付量为26348辆。
在7月初,问界M7也正式发布,官方声称在72小时内订单就突破了6万辆,可见其市场潜力。
而在极氪汽车这边,作为极氪智能科技旗下的豪华猎装轿跑,7月极氪001交付5022台,环比增长16.73%,创造交付以来单月纪录。截至7月底,累计交付30039台。
同时,极氪旗下第二款量产车极氪009也将在年内正式亮相,定位为豪华MPV,新车基于SEA 浩瀚架构打造,届时将于岚图梦想家、腾势D9等车型展开角逐。
写在最后:
从目前新势力车企之间的格局来看,曾经的“蔚小理”已经演化成了“新势力五虎”,而在二线新势力阵营,AITO和极氪也正在逐渐发展壮大,再加上下半年向来都是车市旺季,预计在今年的后半段,新势力车企之间的竞争将迎来白热化。
治水彪炳千秋的大禹居然造出全球最早的车!对于现代汽车的发展历程,很多人都能娓娓道来,即使并非亲历,但130多年的时间对任何人来说记忆可能算不得太模糊。那么现代汽车发明之前呢?没有发动机作牵引,用什么来拉车呢?就是我们常说的牛车、马车吗?那最初的车是个什么形式呢?中华上下五千年,海量的史籍和星星点点的历史片段足以勾勒出“车”的兴起和变迁,更让我好奇的是,到底是哪些人与“车”结下渊源。 |
涨价仅20天就撑不住了,特斯拉全系降价1.4万,都是小米SU7的锅?价格下行已经成为了当下汽车市场的主旋律,而特斯拉就是如今车市价格战的始作俑者。去年1月,特斯拉的突然降价打了所有车企一个措手不及,原本因为新能源汽车补贴取消计划涨价的车企,也不得不通过降价来应对特斯拉,从而导致整个国内汽车市场都深陷价格战之中。 |
中国车企得抓住日系车省油遮羞布被撕走光机遇短短半年时间,多家日本车企爆出排放丑闻,似乎成为了一种固定节目,有理由相信,这种排放“套路”的存在之下,马自达和铃木绝对不会是最后一位卷入的车企;对于中国品牌来说,海外品牌发展受阻,自然是好事一桩,但也需要它们不断提高产品品质,才能抓住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