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豪车,可能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BBA,亦或者像是雷克萨斯、凯迪拉克这样的二线豪华品牌。其实在豪车市场,同样有着严格的等级划分,就比如保时捷,如果在价位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大多数人选择的肯定就是保时捷而非奔驰。
其背后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保时捷为进口车,更多的是因为保时捷给人的豪华感比奔驰更强,汽车作为身份的象征,显然更多的土豪愿意为保时捷买单。中国市场,已经连续七年成为保时捷最大的海外市场,但是在今年,保时捷突然就不香了。
半年销量下跌16%,是意料之外还是情理之中?
犹记得在2021年,保时捷意气风发,全球交付量首次突破 30 万台,达到 301915 台,这标志着保时捷新车交付量创历史新高。其中,仅在中国市场保时捷2021年交付量就达到了95671台,同比增长8%,占保时捷全球销量的31.76%。
保时捷在华销量的不断提升,充分说明了国内土豪越来越多,根据此前相关机构发布的豪华品牌平均成交价排行榜可以发现,保时捷以77.54万元的平均成交价力压一众豪华品牌,位居第一。向来以加价闻名的雷克萨斯,平均成交价也仅为38.89万元,即便是奔驰,平均成交价也不过才42.86万元,与保时捷相差甚远。
尽管前些年保时捷在国内发展得顺风顺水,销量屡创新高,但是在今年,保时捷却罕见的出现了滑铁卢。今年1-6月份,保时捷全球销量为145860辆,同比下滑5%。而在中国市场,保时捷上半年销量仅为40681辆,同比暴跌16%,占保时捷全球销量的27.8%。
外界分析,保时捷销量下滑是因为疫情、供应链等因素影响,但中国市场的下滑幅度要远大于全球平均水平,这背后显然不仅仅是因为疫情原因。对于保时捷在华销量大跌,更多网友表示在情理之中。
“双标”割韭菜,保时捷玩“死”了自己
大众作为最懂中国消费者购车心理的汽车品牌,同样身为大众集团旗下的保时捷自然也差不到哪儿去。保时捷的成功,可以说是充分抓住了中国消费者的虚荣心。
就比如保时捷宁愿在马来西亚建厂也不选择国产,就是看准了中国消费者对保时捷纯进口的身份带来的豪华感,认定自己的品牌作为进口豪华车,更能彰显车主的社会地位和身份象征。
保时捷真的好吗?其实未必,作为均价超70万元的豪车,连全景影像这样的配置都要选装,其目的就是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并非保时捷所宣称的个性化定制。也正因如此,保时捷才维持了每辆车超12万元的纯利润。
更令人气愤的是,保时捷割韭菜就罢了,还在国内玩起了区别对待,这才是保时捷在华销量大跌的根本原因。保时捷电动转向柱的问题,简单说就是供应链的问题。
由于芯片短缺,保时捷无法预估电动调节功能相关芯片的到货时间,因此不得不将电动转向柱改成手动。于是,保时捷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将电动转向柱改成了手动。而在海外,保时捷官网就明确标注了“因缺少芯片暂时提供手动转向柱”的字样,并给予用户500美元的赔偿。
反观在国内,保时捷先是隐瞒减配事件,被曝光之后又宣称后续会为用户免费升级自动转向柱,而最近保时捷又表示不予免费升级,只给出2300元代金券进行补偿,而用户在保时捷4S店选装电动调节转向柱则需要花费3万元。
都知道,从去年开始全球就爆发了芯片危机,保时捷因芯片导致产能不足其实也能理解,但就保时捷针对“减配门”事件的一系列骚操作来看,消费者气愤的并不是电动转向柱本身,而是保时捷区别对待的态度。甚至连2300元的补偿还是以代金券的形式,难道买保时捷的用户缺的是那2300元吗?想要的不就是保时捷给出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吗?至少现在看来,保时捷并没有表现出认错的态度,既然如此,在华销量下滑也就不足为奇了。
写在最后:
保时捷之所以成功,原因有很多方面,在背后最根本的还是受到了消费者的信任,以保时捷针对“减配门”事件的态度来看,保时捷正在渐渐丧失国内消费者对它的信任。塑造一个品牌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而毁掉一个品牌只在朝夕,保时捷在华销量大跌就已经说明了问题。
Jeep“芯机”深重,黑科技来袭不服来战!从8月11日开始,Jeep已经在长沙、西安、宁波、杭州、成都等17地开展了关于揭秘40万国产车主背后的Jeep4X4黑科技体验日活动。9月22日,该项活动在重庆大坪的龙湖时代天街展开,同时Jeep也设计了一次特别的场景试驾活动。 |
十大关键词盘点福特在中国的2022(中国上海,2023年1月10日)2022年,对所有人都是充满挑战,难以忘怀的一年。目光落到汽车行业,芯片短缺、疫情冲击对整个产业链造成的影响至今仍在持续,但同时,也是在2022年,新四化的发展加速进一步奠定了中国市场在全球的“先锋引领者”地位。2022对福特中国来说同样是挑战与希望并存的一年,随着“福特中国2.0”战略的开花结果,一系列“更福特,更中国”产品全面落地,在严峻的市场环境下显示出强劲的韧性和生命力。 |
内外升级还换芯!车轱辘舟山试驾二代海马S5与很多合资车升级时只拉拉皮不同,二代海马S5不仅在外形上进行了大换装,内饰也进行改变和优化,更重要是动力还进行了升级,在原有1.6L和1.5T车型基础上新增1.6T车型,丰富了不同动力消费者的选择,也必将增加未来海马S5的份额。今日,车轱辘编辑有幸在舟山群岛环岛试驾了二代海马S5。那么,二代海马S5究竟有哪些新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