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疫情、零部件供应影响,今年上半年国内汽车市场整体环境并不乐观,不少在上海的汽车品牌在4月份甚至一度遭到了停摆。好在随着疫情的消散,以及6月份国家发布的汽车购置税减半政策,从而刺激了汽车消费,让国内汽车市场在近几个月有了明显回暖。

可即便如此,就今年的市场环境而言,大多数车企想要完成年初制定的销量目标,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近日,车轱辘根据各个车企的年度销量目标,梳理了几家具有关注度的汽车品牌上半年完成率情况,看看这些车企年初吹的牛能否实现。
比亚迪
1-8月销量:98.3万辆
完成率:65.5%
从去年比亚迪DM-i车型诞生之后,比亚迪就一直有着超高的话题度,其销量表现也是不断刷新品牌历史纪录,成为了自主品牌的新牌面。

在今年年初的时候,比亚迪正式定下了今年确保150万辆,力争200万辆的销量目标。要知道,在2021年比亚迪的年销量还不足百万辆,仅为73万辆,150万辆年销目标也就意味着要在2021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当时外界都在说比亚迪心比天高。
而根据比亚迪官方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8月份比亚迪累计销量已经达到了98.3万辆,已完成了150万辆销量目标的65.5%。在剩下的4个月里,比亚迪只需要做到月均销量在13万辆以上即可完成销量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进入到2022年以来,比亚迪已经连续6个月实现了单月销量在10万辆以上,特别是在8月份,更是再一次刷新了品牌历史单月销量纪录,达到了173977辆,同比大增157.2%。

所以说,按照比亚迪如今的销量表现,将大概率顺利完成150万辆的年销目标,并将成为自主品牌中销量最高的一个。至于冲击200万辆,难度还是非常大,不大可能完成。
奇瑞汽车
1-8月销量:748550辆
完成率:49.9%
与比亚迪一样,奇瑞汽车在年初的时候同样定下了确保150万辆,力争200万辆的宏伟目标。但与比亚迪不同的是,奇瑞汽车近年来的销量目标似乎从未完成过,从目前奇瑞汽车的表现来看,与150万辆的年销目标也相差甚远。

数据显示,今年1-8月份,奇瑞汽车累计销量达到了748550辆,尽管实现了30%的同比大幅增长,但也仅完成了销量目标的49.9%,基本可以宣布无法完成150万辆的年销目标了,更别说冲击200万辆。不过在尹同跃看来,对无法完成销量目标一事早就习以为常了。

不过,相比2021年961926辆的成绩,奇瑞在今年的表现已经算是非常亮眼,最终年销量破百万辆还是没有问题,在今年上半年车市环境并不景气的环境下,还能有如此成绩,已经算是成功。
长安汽车
1-8月销量:146.53万辆
完成率:59.8%
作为自主头部品牌,长安汽车集团近几年的表现肉眼可见,被誉为是最争气的国字号汽车品牌。年初,长安汽车集团定下了245万辆的销量目标。

为了完成销量目标,长安汽车集团在今年可谓是重磅产品频出,特别是在长安系自主品牌这边,长安汽车在新能源市场全面发力,推出了深蓝SL03、Lumin、UNI-K iDD、UNI-V iDD、欧尚Z6 iDD、阿维塔11等重磅新车,涵盖了低、中、高端几乎所有市场。而在燃油车领域,第二代CS75PLUS、UNI-V、锐程PLUS等新车,同样备受瞩目。

而在1-8月份,长安汽车集团的累计销量也达到了146.53万辆,仅完成了销量目标的59.8%,距离最终的销量目标还有近100万辆的差距。不过在长安系自主品牌这边,前8个月累计销量也达到了115.73万辆,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也有126302辆,同比大增109.28%。

按照长安汽车目前的市场表现来看,长安汽车集团想要完成235万辆的销量目标还有很大困难,销量突破200万辆还是手到擒来。
写在最后:
除了比亚迪、长安、奇瑞外,身为自主品牌第一梯队的长城和吉利,今年前8个月的累计销量也分别达到了70.8万辆和85.91万辆,分别完成了销量目标的37.2%和34.3%,已经基本无法完成销量目标。

不难看出,受上半年疫情影响,除了比亚迪外,大多数自主品牌在今年都已经无法完成年初制定的销量目标。也正是因为比亚迪的强势表现,前段时间比亚迪甚至还提出了2023年力争400万辆的宏伟目标。你们认为比亚迪能完成吗?
亚洲保时捷卡雷拉杯2018赛季在上海正式揭幕 庆祝杯赛15周年上海。本周五,作为亚洲顶尖单一车型赛事,亚洲保时捷卡雷拉杯在保时捷中国的大本营上海拉开2018赛季的序幕,并以此庆祝其成立15周年。当日,2018年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500米冠军武大靖,与保时捷中国高层、经销商及车手共同出席了2018赛季的新闻发布会,以此开启亚洲保时捷卡雷拉杯有史以来最振奋人心的赛季之一。 |
全新丰田世纪曝光,或于8月份上市,有望进入中国市场?早在2021年8月,丰田就在国内注册了“世纪”的商标,当时有许多媒体大肆猜测,这号称日本劳斯莱斯的丰田世纪是要进入中国市场了?不过许久之后,并未见有后续新闻产生,时隔1年多,近日丰田世纪又曝光了全新车型。 |
别羡慕外媒评测了,中国消费者汽车驾乘指数框架正式发布在各大平台的汽车推荐榜单上,只要有“外媒评测”、或者“美国汽车满意度调查”等字眼的文章,从阅读量来看明显要更受关注一些。从浅来说,是中国消费者将欧美等发达汽车国家的评价看得很重视;再从深来说,是因为中国长久以来,尤其是在汽车市场快速增长的过程中,缺乏这类权威性、公平性的评测标准,才造成这种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