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从相关渠道获悉,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原材料锂电材料报价上涨,电池级碳酸锂涨1500元/吨,均价报56.75万元/吨,报价创历史新高。新闻虽短,却影响巨大。众所周知,纯电动汽车的主要成本,正是动力电池,动力电池原材料上涨,动力电池以及纯电动汽车必然面临成本上涨的压力。

有意思的是,此前电动汽车巨头特斯拉却刚刚调整了国产车型的售价,Model 最高降价1.8万元,Model Y更是最高直降3.7万元。特斯拉这波大降价曾经引发了汽车市场的轩然大波,但国产新能源车企却迟迟没有选择跟进,现在看来,主要还是受原材料成本影响,国产电动汽车无法大幅调整售价。如此引发的结果便是,新能源车企之间的话语权发生巨大变动。

原材料价格上涨,特斯拉却选择降价,成本真的受得了吗?很明显,已经完成第一阶段投产的特斯拉,已经开启了疯狂的盈利模式,无论是一体化压铸的技术储备,还是规模化生产带来的边际成本下降,特斯拉降低整车成本的速度,跑赢了原材料上涨的速度,所以特斯拉有底气在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大幅降低车型售价,打新势力车企一个措手不及。另一方面,特斯拉也是为了进一步抢占市场,抢占新能源汽车补贴的末班车。

根据已有信息,2023年国家将停止对新能源汽车的购置补贴,原则上来看,这份补贴不算多,续航400公里以上的新能源汽车,每辆补贴1.26万元。以特斯拉当前在国内的市场体量来看,2023年年前特斯拉大约还能卖出15万辆整车,总计约为19亿元左右的财政补贴,这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

但对于国产新能源车企来说,明年无疑是非常艰难的一年。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动力电池成本居高不下,新能源补贴将要褪去,车企会直接将补贴成本转移到消费者身上,两种因素一叠加,20万元以内的纯电动汽车或许会迎来价格的全面上调。但当前自主品牌新能源车企,多处于新产品的研发阶段,研发成本不能砍,但多数车企的市场占有率并不稳定,吸金能力有限。倘若不能及时获得资本的青睐,明年多数自主品牌车企,日子会非常难过。
正所谓,潮水退了才知道谁在裸泳。市场环境愈发恶劣,愈考验车企的生存能力,明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会是怎样呢?咱们持续关注!
单月销量不如理想ONE零头,摩卡DHT-PHEV的失败是传统车企的溃败吗?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发展,传统车企与造车新势力的对垒也逐渐进入到了白热化阶段。相比前几年热度高涨的纯电动汽车,近两年来混动汽车的市场占有率正在迅速提升,越来越多的自主品牌开始大搞插电混动技术,比亚迪DM-i、长城柠檬DHT、吉利雷神动力、长安iDD等,都是在近两年掀起的插电混动技术。 |
强如华为都带不动,智界S7失败的根源到底在哪?曾经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绝对顶流非特斯拉莫属,自从华为和小米入局后,一举一动都会受到外界的高度关注,甚至还被很多网友拿放大镜在找问题。虽然华为并没有像小米那样直接下场造车,但华为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影响却远超小米,特别是在智能驾驶领域,在特斯拉FSD尚未进入国内时,基本没有对手。 |
运动家轿标杆之作,第十一代思域HATCHBACK有何魔力?2023年1月8日下午,东风本田第十一代思域HATCHBACK在重庆区域上市,售价区间为14.59-17.99万元,共有六款车型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