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份部分品牌销量出炉,几家欢喜几家愁。在自主品牌集体走强的同时,日系品牌正在经历丢城失地的阵痛。数据显示,11月份两田一产销量都有着大幅下滑。丰田汽车11月份交付新车14.4万辆,同比下滑18.4%,尤其是一汽丰田,销量跌幅在两成以上。本田汽车在11月份交付新车78126辆,同比下滑了42.8%;日产跌幅更大,单月交付47983辆,同比跌52.5%。同时,比亚迪则是大有一个顶仨的趋势,日系三强叠加销量只险胜比亚迪。

随着日系三强的集体弱势,日系品牌在国内汽车市场的渗透率进一步下跌,18.7%的市场占有率几乎是近年来的最低值。对于销量下滑,日系三强将问题指向了疫情因素:受疫情影响,丰田部分店铺暂停营业,本田汽车部分工厂因疫情和零部件短缺,不得不短暂停产,日产也深受影响。但疫情因素真的能站得住脚吗,同样是传统车企的比亚迪为什么依旧强势呢?

首先,疫情确实是影响日系品牌销量下滑的重要因素,不同于比亚迪自有的供应商渠道,两田一产的零部件供应商依赖全国各地,封控确实加大了他们的不可控因素。此外,当前日系品牌的营销也很大程度上依赖终端经销商渠道,一旦经销商有异常,销量下滑是不可避免的。

但这显然不是根本因素,自主品牌概念的强势崛起,让日系品牌陷入两难境地。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弯道超车,电动汽车成为了降低出行成本的利器,同时自主品牌概念也深入人心,国产燃油汽车成为了间接获利者,在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和自主品牌燃油车之间,日系品牌夹缝中艰难前行。此外,日系品牌仍停留在求稳的心态中,产品投放不够激进,车型产品力过于保守,与汽车行业的发展相悖。

写在最后
时间是最好的试金石,明年日系品牌发展或许会有所好转。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国补滑坡,涨价是必然趋势;另一方面,疫情防控政策不断优化,有利于汽车产销体系的恢复;最后,国际原油行情震荡下跌,油价有望进一步下调,能够进一步刺激燃油车的复苏。但日系车最关键的症结在于错过了新能源汽车飞速发展的风口,产品上的亡羊补牢难以弥补消费者认知上的差异,当电气化大趋势下,大家普遍认可自主品牌时,日系车何去何从,才是最大的问题所在。
熄火问题不断,怪不得“娇贵”的捷豹打折也卖不动?315来临,我们来重点关注汽车质量问题。一直以来,捷豹和它同属一家的路虎品牌的车型质量稳定性就做得不好,给消费者“买得起但修不起”、“十分娇贵”的印象。这也是为什么捷豹有着鲜明的英伦优雅品牌调性,产品却打折也卖不好的最主要原因。 |
A0级销量丨海鸥大卖2.3万,缤果斩获1.9万,倒是两田大众最受伤?A0级汽车市场,即小型车市场,曾经是汽车市场非常重要的一环。大众Polo、本田飞度、丰田致炫/威驰等车型,都曾在这个细分市场取得不错成绩,但是随着国内汽车市场消费升级,曾经火爆的市场也变得冷淡,许多A0级车型要么直接退市,要么不温不火。不过,在新能源汽车转型的东风下,这个细分市场迎来新的生机,比亚迪海鸥和五菱缤果,渐渐得到市场认可。 |
魏牌全新“双山”登陆2025上海国际车展,双山有多高?魏牌全新“双山”登陆2025上海国际车展,双山有多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