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据外媒报道,斯柯达首席执行官克劳斯·泽尔默在受访时表示,斯柯达正在考虑退出中国市场,将于明年做出最终决定。
联想到此前网传的斯柯达已经解散了在华营销团队,后续研发团队也将解散,等虚虚实实的消息,随着泽尔默的言论和上汽大众的回应先后被报道出来,斯柯达在国内的命运也变得愈发扑朔迷离。
看不到希望的斯柯达
其实,有关斯柯达的退市言论早就已经在网上甚嚣尘上,这主要就是源于近年来斯柯达不断下滑的销量,以及大量经销商退网,一切都在暗示着斯柯达在国内已经命不久矣。
数据显示,斯柯达1-10月在国内市场的累计销量为3.8万辆,同比下滑了61.32%。其中,10月的销量只有2953辆,同比下滑11.43%,这个数据甚至不如很多品牌一款车型的销量。
回看斯柯达在国内的发展,自2018年卖出35.2万台的巅峰销量后,斯柯达就呈现出一个大幅下滑的趋势。2021年全年斯柯达销量仅7.12万辆,同比下滑58.8%,惨遭腰斩,这一表现甚至不如同为大众旗下豪华品牌的保时捷。
从斯柯达目前在国内的销量走势来看,预计到今年底,累计销量也不会超过4.5万辆,销量将再次同比暴跌。即便是近年来几度濒临退市的法系品牌,目前在销量上都处于持续上升的态势,斯柯达似乎根本看不到希望。甚至泽尔默也直言,斯柯达可以考虑仅在中国销售汽车,而非同时在中国生产汽车。
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不可否认的是,曾经的斯柯达是成功的。2018年以前,斯柯达在销量上几乎都是每年一个台阶的往上递增,但是在2018年以后就明显不适应市场节奏。
过去,斯柯达靠着廉价大众的标签在国内低端市场混得风生水起,但2018年以后国内汽车市场的竞争就明显加剧,“大众三大件”也不再是金字招牌,再加上2019年捷达的成立,让斯柯达“廉价大众”的标签不再变得独一无二,进一步稀释了斯柯达的市场。
更为严重的是,面对市场竞争的加剧,上汽大众本身就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近些年来,上汽大众不仅在与一汽-大众的竞争中败下阵来,今年甚至还被比亚迪、吉利、长安在销量上轮番超越。
为了能稳住销量,上汽大众也不得不打起价格战,在丰厚降价优惠的背景下,上汽大众旗下的大众品牌和斯柯达之间的价格差被进一步缩小。在售价相差不大的前提下,任谁在选车时也会买大众而非斯柯达。
除此之外,随着自主品牌的全面崛起,斯柯达在低端市场的处境也变得愈加严峻,无论是品牌号召力还是产品力,斯柯达都无法与头部自主品牌相抗衡。在捷达、上汽大众、自主品牌的三重打压下,留给斯柯达的生存空间并不多。可以肯定的是,斯柯达沦落到了如今这一局面,上汽大众难辞其咎。
三款纯电动车型妄想救世?斯柯达痴人说梦
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斯柯达在燃油车市场已经没有了翻盘可能,那么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斯柯达还有救吗?希望同样渺茫,至少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是如此。
今年9月份,斯柯达才宣布将在2026年前推出三款纯电动车型,其中或将包括ELROQ、VISION 7S量产版,以及一款全新纯电SUV,且之后还会有更多车型问世。计划到2030年,斯柯达纯电动汽车销量将占欧洲销量的70%以上。
不过,相比于欧洲市场,国内市场在新能源车这一领域的竞争可是要激烈得多。且不说国内汽车市场有特斯拉、比亚迪这样的龙头企业,即便是新势力品牌就足够斯柯达喝一壶的。上汽大众算是合资品牌中最早一批入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车企,但至今的影响力都还只能与二线新势力品牌相提并论,更何况斯柯达。
除此之外,斯柯达三款纯电动车型要等到2026年才能全部完成上市,且这三款纯电动车型同样有着浓厚的大众ID家族影子。换句话说就是,斯柯达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走上了与燃油车一样的老路。
不同的是,燃油车领域曾经国内消费者会为“大众三大件”买单,但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大众的新能源技术并未得到国人肯定,斯柯达最终的命运也就不言而喻。
写在最后:
从表面上看,斯柯达在国内销量的不断下滑,是其跟不上市场节奏所致。可实际上,还是因为大众在国内影响力的降低,导致没了大众光环的斯柯达,在国内汽车市场举步维艰。或许对于斯柯达这样的百年车企来说,体面的退出中国汽车市场也不失为上策。
盘点被市场边缘化的新势力冷门车,谁会最先出局?在经历了2015年的造车热潮后,从2020年开始就可以明显发现,跨界玩家对造车的热情就在渐渐回归理性,即便造车新势力中存在“蔚小理”这样的成功案例,但更多的新势力品牌还是处于垂死挣扎的边缘,销量更是惨不忍睹。 |
重庆车展丨双旗舰亮相重庆车展,比亚迪下半年要二次起飞?重庆国际车展之上,各大厂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作为近年来最热的汽车品牌,比亚迪自然不会空手而来,此次重庆国际车展之上,比亚迪带来了比亚迪汉DM以及唐EV车型,而这两款车型,也正是比亚迪的高端旗舰之作,今天咱们就来看看比亚迪汉DM以及唐EV,究竟有什么亮点。 |
小鹏汽车每卖一辆就亏6万元,新势力造车真实目的到底是什么?在2021年,继特斯拉超越丰田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车企后,国内的蔚来、小鹏、理想也各自打败戴姆勒、本田、福特等百年汽车巨头,跻身全球市值最高15家车企行列。这些成立仅仅五六年的国内新势力品牌,却在市值站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