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张“造车新势力还剩几个活着的”图片在网上流传甚广,引起了众多网友的讨论。
从图片来看,这几年诞生的造车新势力的确很多,但一半多的车企都已经在半路倒闭,其中还不乏有很多熟悉的身影。与此同时,除了头部新势力品牌在销量上还有起色外,更多活下来的新势力中很多早就奄奄一息,诸如法拉第未来、恒驰、前途这些车企基本就没啥新的发展与动作。
犹记得在几年前的央视《对话》栏目中,主持人问到场嘉宾一个问题:未来最终能有几家造车新势力可以活下来?奇点汽车CEO沈海寅和威马汽车联合创始人杜立刚认为不超过十家,车和家董事长李想认为不超过五家,而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给出的答案更是不超过两家。
实际上,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如果现在还没有什么起色的话,估计就真没什么希望了。一辆车从设计到交付的周期为四年左右。早在2018年就已经有多家造车新势力推出了首款量产车型,但到现在依旧有不少新势力品牌还停留在PPT造车阶段,甚至还没等到量产车问世,就已经倒闭了。
在这之中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拜腾汽车,甚至还留下了“烧光84亿却造不出一台量产车”的笑话。批评造车新势力沉迷于PPT造车的声音一直很多,李书福就曾表示:“有些企业不懂汽车,也没有很多钱,之所以造车是意在资本市场圈钱,所谓造车新势力就是一天到晚忽悠老百姓。”
话又说回来,即便是成功生产出了量产车,就一定能存活下来吗?也并不见得。这时可能有人就要问了,不就是造一辆车吗?怎么可能拜腾花了84亿元都还生产不出来量产车。其实,造车并不是外界想象的那么简单。
新能源车、智能汽车是一个新兴市场,即便是传统汽车巨头想要向新能源汽车转型,也不得不从零开始,新势力品牌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如雨后春笋般成立。但造车毕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汽车的制造能力、经验都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一辆汽车有三万多个零部件,汽车制造涉及到的供应链又十分复杂,这对没有造车经验的新势力品牌来说,无疑是个很大的挑战。
即便是将车辆造出来以后,前期的宣传、后期门店的建设、用户的服务都要烧掉不少钱。就比如“蔚小理”,尽管在销量上已经可以实现年销10万辆以上,且在知名度和影响力上都已经成功打开市场,但“蔚小理”仍是处于亏损阶段,强如特斯拉也是在近两年才实现盈利。
与传统汽车品牌转型新能源汽车不同的是,传统车企背后有着充足的资金支持,且在后期服务以及门店建设上都已成熟,可以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研发上面。但新势力品牌想要获得资金支持,就只能通过融资的方式来实现,换句话说就是,新势力品牌其实就是资本市场的产物。一旦让投资者看不到这家新势力未来的希望,其结果就只能是被无情抛弃。
写在最后:
可以肯定的是,未来汽车市场更多的还是现有的头部新势力品牌与传统车企的角逐,随着传统车企开始加大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投入,新势力车企发展的黄金期已经过去,如果现在还未能站稳脚跟,以后想要实现翻盘无疑会更加困难。那么在几年之后,现有的头部新势力品牌又有谁会掉队呢?
中国轿车舒适标杆 一汽奔腾B70荣膺首款整车舒适座舱(6A级)认证轿车9月4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简称“中汽中心”)新一批整车舒适座舱认证结果发布会,在2022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成功召开,现场公布了该项认证升级为6大评价维度后的3款获证车型。其中,奔腾B70凭借全面越级的卓越舒适性,首批荣膺整车舒适座舱(6A级)认证荣誉,也是目前唯一、首款获此殊荣的轿车产品。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认证规则的“360度无死角”,自2021年该项认证实施以来,获证车型平均起售价高达28万元,作为一款价格亲民的国民家轿,奔腾B70首个获此殊荣,一方面彰显其产品实力,另一方面也将听-嗅-知-体-触-坐六维度舒适驾乘体验带给更多普通中国家庭用户。 |
现代汽车WRC车队闪耀WRC比赛西班牙站2022赛季WRC(世界汽车拉力锦标赛)比赛即将于11月10日至13日在日本迎来收官之战。在倒数第二站西班牙的比赛中,现代汽车WRC车队车手Thierry Neuville,凭借现代汽车高性能N品牌i20 N WRC Rally1的强大实力与稳定性,再次登上领奖台夺得第二名的好成绩。这也为现代汽车WRC车队赢得了24个积分,进一步拉开与车队积分榜第三名的差距。期待现代汽车WRC车队在收官站中以一场精彩的比赛为本赛季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
30.99-46.99万元,被网友吐槽不值小鹏G9,贵在哪了?近日小鹏G9正式上市,售价30.99-46.99万元,对于一台中大型SUV车型来说,小鹏G9的价格看起来似乎也不算离谱。向下,小鹏G9能够抢占理想汽车的潜在用户,向上,小鹏G9也与蔚来ES7的售价有所重叠。但小鹏G9上市以后,众多网友却纷纷表示不满,吐槽小鹏汽车飘了。今天咱们就来看看,这款30.99万元起售的中大型SUV,到底贵不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