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电动汽车在市场的渗透率已经非常可观,越来越多的车主,或忍受不了油价的高位,或沉迷于电动汽车的智能科技,亦或是追求全新的驾驶体验,换上了一台电动汽车。但是在电动汽车的普及和使用过程中,维修成本让不少车主苦不堪言,甚至有的车子维修费用超过整车价格,让车主哭笑不得。今天咱们就来看看,电动汽车维修成本问题在哪?
电动汽车维修成本高,主要集中在这样两个方面。一是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成本高,而且动力电池放置在底盘下部,由于国内路况复杂多样,车辆托底的事故时有发生,这样一来,电动汽车的底盘极易受损,动力电池自然难以保全。今年年中,一位极星Polestar 2车主爱车不幸剐蹭底盘,维修费用高达54万元,是车价两倍之多。随着电动汽车不断加大电池容量,维修成本怕是只增不降。
另一方面,电动汽车往往代表着一些汽车厂商最新的科技成果,当前自动驾驶技术屡见不鲜,但靠传感器和芯片构成的自动驾驶,一旦出现碰撞,价格就会超出大家的认知,例如小鹏汽车单颗激光雷达维修费用近五位数,够凯美瑞全套钣金喷漆的了。电子配件易损且成本高,维修工时复杂,小磕小碰就会触发维修大单。
更重要的是,电动汽车,尤其是新势力生产的电动汽车,往往只能在自家的维修网点维修,不同品牌之间的零配件兼容性低,即便是小磕小碰,路边的师傅也难以确定受损程度。所以,即便大家明知车企指定的4S店和维修网点价格偏高,却无法逃避。好在,当前大多数事故的维修费用都有汽车保险来兜底,无须大家过多费神,只是保险费用稍微高那么“一丢丢”。
很明显,电动汽车行业发展的两面性日益显现。日常通勤,电动汽车确实大大降低了大家的出行成本,摆脱了油价的恐惧,低至几分钱的成本让车主心里乐开了花。各种眼花缭乱的功能,更是让电动汽车车主充分享受到了科技带来的便捷。
但如此之高的维修成本,确实不应该让车主来承担。车企在投产新技术时应充分考虑技术的可靠和维修成本,行业也应当强化电动汽车部分零配件的通用性,有关部门也应该加强对电动汽车维修行业的监管,避免行业垄断,切实维护消费者利益。
没有“三大件”的BBA就是杂牌?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到底是什么?令人没想到的是,在燃油车时代不可一世的BBA,在进入到新能源时代后反倒成了所谓的“杂牌”,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从冰冷的销量数字得出的结论。 |
直击新能源出行痛点 魏牌以“0焦虑智能电动”打造更优解能源变革,技术迭代,汽车行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颠覆,作为中国汽车工业最先向高端进军的豪华品牌,魏牌始终突破引领、踔厉前行。2022年1月14日,长城汽车“0焦虑智能电动”新技术暨摩卡DHT-PHEV预售发布会在保定哈弗技术中心举办,魏牌发布了全新的0焦虑智能电动新品类,开辟了0焦虑智能电动出行的新赛道,并率先实现了制高点占位,成为中国首个燃油汽车到新能源彻底转型的代表,再度彰显了中国品牌持续向上的硬核实力和强大信心。 |
市场越大,亏损越多,途虎养车为何赔本赚吆喝?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不断增长,养车成为了众多车主的一大难题。4S店虽然相对正轨,但收费高,项目多,并不受消费者欢迎;遍地开花的路边门店,水平参差不齐,许多消费者也不敢贸然下手。反倒是乘着互联网的东风,不少做汽车服务的电商发展起来,这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途虎养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