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消息,锂电池相关原材料价格大幅回落,电池级碳酸锂报价49.25万元/吨,连续21天呈下降态势,近30日累计跌76000元/吨。这也意味着,比起12月份的高点 ,新能源汽车的制造成本将明显降低。但原材料价格的回落,能换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价格下调吗,2023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价格又会是什么样的走势呢?
说实话,当前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定价权,基本掌握在了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厂商手中,就像当年合资品牌把持市场定价权一样,如今新能源汽车的价格,基本是中国品牌新能源车企把控。很不巧的是,2022年年底,由于国家对新能源汽车补贴的滑坡,大多数车企为了转移成本,推动了一轮价格涨幅,只有部分高端新能源汽车厂商,没有跟进这波涨价。
理性分析会发现,即便锂电池相关原材料价格大幅回落,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厂商大多也不会降价。宏观层面上看,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仍旧是未来一段时间里的大趋势,当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没有改变。传统燃油车企经销商那的库存车大量堆积,但多数新能源汽车经销商的产品基本处于期货阶段。供不应求,多数新能源汽车厂商缺乏降价的动力。
从微观层面,大多数新能源汽车厂商现阶段主要任务是,提高生产产能,快速研发、推出全新产品,提高当前市场的竞争力,这显然是一个资本投入的阶段,尤其是一众新势力厂商仍然没有实现盈利的情况下,未来投资的开支又摆在眼前,他们也没有多少心思去降价。
有原则也会有例外,早早完成新能源汽车布局的车企,已经感受到了后续市场的乏力。特斯拉在海外出口任务减少后,车型竞争力也随着市场全面发展而降低,为了进一步占据市场,Model 3/Y开启了又一轮的降价之路。也存在部分老牌国企厂商,新能源汽车产能达到了,销量却迟迟提不上去,降价或变相降价的优惠不断出现,但他们的产品往往很难对大家产生吸引力。
总之,达不到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供需平衡,国内新能源汽车的价格很难有实质性的回落,尤其是当前掌握市场话语权的主流中国品牌厂商,捷报频频,前期为价格作出太多妥协的他们,也是时候享受一下市场的红利。不过,新能源汽车转型之路,什么时候才能让普通消费者尝到甜头呢?
特斯拉第二季度全球交付再超预期,超46.6万交付量,同比大增83%2023年7月3日,特斯拉发布第二季度全球生产及交付报告。2023年第二季度,特斯拉全球范围内共计生产电动车479,700辆,交付466,140辆,分别同比增长86%、83%,远超市场预期。 其中,Model 3与Model Y交付了446,915辆,Model S和Model X交付了19,225辆。 |
专为中国特大城市打造的移动客厅,奥迪Urbansphere概念车首发对于未来对于汽车的定义,显然不会是单纯的从A点达到B点的交通工具,汽车在未来或许可以成为行走的第三空间,构建出未来智能移动生活方式。而近日,奥迪面向未来出行推出了第三款概念车——Urbansphere,而在此前奥迪已经推出了两款概念车,分别是电动敞篷跑车——Skysphere和大尺寸四座豪华轿车——Grandsphere。而本次全球首发的Urbansphere是定位一台豪华纯电MPV。 |
三年销量不足8万辆,第二阵营地位恐不保,威马路在哪?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也让市场上出现很多造车新势力,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蔚来、小鹏、理想、零跑、威马等,按理说更早成立的新势力车企会抢先一步占领市场,从而在销量上的表现更好,蔚小理的确做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