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特斯拉宣布大幅下调产品价格之后不久,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呈现出了两级分化现象。不少新能源车企仍以补贴滑坡为由,对旗下产品进行几千到一万元的涨价,但也有几家车企跟进了特斯拉的降价,2023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个别车企的价格战似乎一触即发。
1月17日,国内造车新势力“巨头”小鹏汽车宣布,对旗下车型进行价格调整,小鹏G3i、小鹏P5、小鹏P7等车型进行一定幅度的降价,2万元到3.6万元不等。更重要的是,比起特斯拉,小鹏汽车似乎更人性化一些,对一年内订购的首任车主进行回馈,包括整车质保延长和4年基础保养。不过对于小鹏汽车这波降价,更多网友表达了不解的一面。
其实比起特斯拉,小鹏汽车这次降价决定显得更加艰难一些。依稀记得,2022年小鹏汽车前三季度财报显示,小鹏汽车虽然营收达到了68.23亿元,但净亏损竟然达到了23.76万元,亏损增幅是营收增幅两倍之多,粗略估计,小鹏汽车单车亏损甚至在5万元以上。虽然现在已经进入了2023年,小鹏汽车的全年财报或许会好看一些,但亏损的大坑,或许不那么好填补。
明明账面上有亏损,小鹏汽车为什么还要跟进这波降价呢?编辑认为小鹏汽车这波操作算是以退为进。不只是小鹏汽车,多数造车新势力起步之初都会出现不小的亏损,毕竟新能源汽车行业,前期投入大,战线长,产能和销量提升速度慢,回本周期长,这些问题都真真切切地摆在新势力眼前。一旦前期投入差不多了,适当地进行价格调整,收获更多订单,及时填补亏损,通过产量均摊自己的生产成本,这是一步再正常不过的棋。
与此同时,我们也曾从燃油车市场得出这样的结论,产品降价换量容易,但产品价格降幅一旦超过车主认知,消费者对品牌形象就会形成固有认知,再想提升品牌力,那可是相当有难度的,不少合资品牌都经历过这个阶段。如今小鹏汽车对G3i、P5、P7进行价格调整,也会一定程度影响到大家对小鹏汽车的认知,已经上市的小鹏G9,即将上市的G7,都很难不被牵连。
换句话说,降价走量是多数汽车车企都能想到的办法,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非常奏效。但不是到了事关存亡的关键时刻,直接把价格定在边际成本上也并非一步好棋,毕竟来日方长,先手用完了,就只能等对手的回应了。小鹏汽车下一步走势如何?咱们等等看!
奇瑞集团1-11月销售汽车112.73万辆 同比增长32.6%奇瑞控股集团发布销量月报:11月份,奇瑞集团销售汽车100,531辆,年内连续第6个月单月销量突破10万辆。1-11月份,集团累计销售汽车1,127,289辆,同比增长32.6%,创下历史最好水平。其中,年内出口累计406,540辆,同比增长70.9%,再一次刷新中国品牌乘用车“出海”新纪录。 |
马自达EZ-60重庆上市,能否成为重庆人的完美座驾?马自达EZ-60重庆上市,能否成为重庆人的完美座驾? |
宾利汽车携全系车型登陆2018深港澳国际车展深圳,2018年6月2日 源自英伦的超豪华汽车品牌宾利汽车,携旗下全系车型重磅亮相2018深港澳国际汽车博览会。 作为宾利添越Bentayga家族的最新、最具运动风范成员,添越V8于华南市场首秀。展台上另一款重磅车型,当属超豪华旅行座驾的最新定义者,宾利全新欧陆GT。为中国客户专属打造的宾利慕尚长轴距版以及在中国市场最受欢迎的宾利车型飞驰,也将一同登陆深港澳国际车展舞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