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疫情爆发以来,汽车产业链都受到了极大影响,大多数汽车品牌在销量上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为了促进销量的增长,各车企之间的价格战也正式打响,甚至连一向不愁销量的雷克萨斯,也一改加价的毛病,推出了不小的优惠促销活动,但宝马在2月1日却来了一波反向操作。
2月1日,宝马正式对旗下多款车型进行了价格上调,涨价幅度在2000元至20000元不等。对于豪华车来说,最高2万元的涨幅其实并不大,但在车市大环境都在降价的背景下,宝马反倒还涨价,这才是本次宝马涨价在网上迅速发酵的原因。
宝马成唯一涨价的非新能源品牌
如果是新能源汽车涨价还能理解,毕竟从1月1日起新能源汽车就不再享有补贴政策,涨价也就成了理所应当。但宝马此次涨价的车型几乎包含了宝马在华销售的所有车型,至此,宝马也是唯一宣布涨价的非新能源汽车品牌。
具体来看,在宝马纯电产品中,宝马i3 eDrive 35L涨价4000元,iX3涨价5100元,i4 eDrive 40涨价20000元。燃油车型中,宝马5系涨价4000-10600元不等,M5则涨价15000元,宝马X5涨价7000-17000元不等,宝马8系和M8分别涨价10000元和20000元。
针对宝马主动涨价的消息,宝马中国有关人士回应称,是因为近期受全球范围内的通货膨胀、原材料及物流成本不断上涨,以及供应短缺等影响,所以才对旗下车型进行了价格上调。
其实,涨价的也并非中国市场,早在1月初,宝马在美国市场就已经开始了涨价计划,部分车型涨价1.2%-3.7%不等,金额则在800美元-2800美元之间,涨幅似乎与国内相差并不大。
但从国内汽车市场整体行情来看,燃油车降价才是主流,即便是奔驰,现在也给出了前所未有的优惠。其中,奔驰C级、E级、GLC在国内大多数地区都有着超10万元的优惠,降价幅度堪比凯迪拉克和沃尔沃这样的二线豪华品牌,且其它车型优惠幅度同样不少。
难道说,奔驰在全球范围内就没有受到宝马所谓的“全球范围内通货膨胀、原材料及物流成本不断上涨,供应短缺”影响?很显然,宝马涨价的背后还是因为国人太“爱”宝马了,让宝马膨胀了起来。
连续两年稳坐高端市场销冠,宝马飘了
不论是出自什么原因,降价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促进销量,而涨价的目的就是想赚得更多的利益,当然,宝马也有涨价的底气。
2021年,宝马集团全球销量达到了252万辆,同比增长8.4%。其中,宝马品牌的销量创下了历史新高,达到221万辆,同比增长9.1%,成为全球高端车市场的领军品牌。在中国市场,宝马销量达到了84.6万辆,同比大增8.9%,创下了入华以来历史销量纪录,继续超过奔驰成为中国市场高端市场销量冠军。
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宝马在华销量虽然有所下滑,仅为79.19万辆,但依旧蝉联了在高端市场的销量冠军。至此,宝马已经连续三年在销量上超过了奔驰,成为高端市场的领军者。
连续三年销量超过奔驰,也让宝马彻底膨胀了起来,从追逐销量向追求利润转变,涨价似乎也变得“合情合理”。但在盛世之下,宝马的危机同样不小。
根据车质网2022年质量投诉排行榜可以看到,宝马X3和宝马5系分别夺得了车质网2022年质量投诉的冠亚军,其主要投诉内容也集中在销售欺诈、发动机烧机油等问题上。要知道,宝马X3和宝马5系可是宝马在华销量的主力,随着这两款主力车型投诉量的激增,势必会对宝马的口碑造成极大影响,长此下去足以让宝马跌落神坛。
写在最后:
从商人的角度看,为了赚到更多的利益不择手段无可厚非,奔驰和雷克萨斯以前就是这样做的。但在大市场都在降价的背景下宝马偏要逆势而行,与国内消费者对着干的结果自然不会好到哪儿去。
说好的只有“鸿蒙四界”呢,尚界、塔界、示界也在蓄势待发?当问界年销逼近45万辆、鸿蒙智行生态初具规模后,越来越多的车企看到了与华为合作后的潜力,毕竟当年的赛力斯一度濒临破产,到市值突破2000亿一举成为市值仅次于比亚迪的第二大国产品牌,仅用了四年的时间,而这背后靠的也正是华为。 |
品牌复购意向第一!星途靠省油戳中消费者的心9月20日,小熊油耗公布了其长期在线调查项目——《我评我车》中「品牌复购意向」一项的真实排名。根据25万条真实车主的投票评分,其中,投票数量过万的七个品牌有丰田、奇瑞、本田、哈弗、吉利、大众和福特。而在投票数量排名前69个主流汽车品牌里,星途是唯一一个复购意向率超过90%以上的品牌,达到了90.74%,这一数据以大幅优势领先于BBA豪华品牌(宝马83.95%、奔驰75.49%、奥迪74.07%),堪称“国货之光”。 |
吉利银河E8会是谁的对手?价格是关键!吉利银河E8会是谁的对手?价格是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