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悬架,一以来都被当做是高端配置,在以往,空气悬架往往要大几十万的车子才给配备。如今,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空气悬架越来越走进千家万户,蔚来、小鹏、理想等部分车型纷纷用上空气悬架,甚至不到30万元就能落地的宝马i3,都给配备了空气悬架配置。一时间,空气悬架似乎成为了新能源汽车的绝配,这到底是汽车厂商良心发现,还是另有原因呢?
空气悬架之所以被汽车厂商所吹捧,必然有他的“过人之处”。空气悬架能够实现不同路段的不同驾驶风格,通过汽车的路况识别,空气悬架能够使汽车在低速路段有不错的通过性,也能让汽车在高速路段降低车身,实现更好的操控性和稳定性,“随心所欲”地调节汽车属性,空气悬架自然大显身手。但空气悬架的问题也不可小觑,过高的使用成本,会在汽车的生命周期中有所体现。
比起燃油车,新能源汽车更加适合空气悬架。第一,新能源汽车往往装备了大质量的动力电池,整车重量比常规燃油车更大,他对底盘的要求更高,空气悬架更能满足新能源汽车的特殊要求,而且空气悬架也比传统悬架更轻,轻量化有利于提高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第二,新能源汽车往往有着更高的算力,随着新能源汽车普及,智能化不可或缺,这也就为空气悬架的控制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第三,从客观上讲,空气悬架的大量出现,也要得益于国产零配件厂商的成本降低,以前空气悬架往往被海外零部件厂商把持,价格高且供货不稳定,如今中鼎、保隆等零配件厂商把空气悬架的价格打了下来。第四,空气悬架的出现,一定程度上能简化底盘研发步骤,一辆汽车的底盘调教非常耗时耗力,没有深厚的技术功底难以做好,但空气悬架的出现则是把大量工作从试车场带到了电脑模拟,这无疑大大缩短了整车研发周期。
空气悬架的出现,同时存在不小的隐患。当前新能源汽车尚处于前期阶段,搭配空气悬架的车子没有经受全方位的场景考验,一旦这批车辆进入生命周期后端,空气悬架可能出现各种问题,维修更换的费用会让消费者难以接受,即便不少厂商给出了终身质保政策,但就当前国内的汽车售后环境来说,维权并没有想象的简单。
汽车行业整体上还是在不断进步的,空气悬架的出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但未来空气悬架会如何发展,咱们还得持续观望。
加快转型新能源成上海车展主旋律,福特、现代依旧摆烂,还有救?第二十届上海国际车展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透过本届上海车展可以明显的发现,各大汽车品牌都加快了向新能源汽车的转型,即便是以往对新能源汽车不太在意的合资品牌,也纷纷加码新能源汽车市场。 |
星瑞L和星越L智擎分别12.67-14.67万元和16.77-17.77万元上市星瑞L和星越L智擎分别12.67-14.67万元和16.77-17.77万元上市 |
节前油价或再创新高,这次又到燃油车主哭,电动车主笑了?早在此前,油价就迎来过连续上涨的趋势,惹得一众燃油车主叫苦不迭,纷纷表示要换电动汽车。不过随着油价的回跌,这些呼声开始变小,毕竟在许多油车忠实爱好者的心中,电动汽车是无法取代它们的位置的,但如果车轱辘告诉你们,临近节前,油价将会再创新高,你们顶得住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