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到2018年以后,合资品牌固有优势正在渐渐消失,躺赢时代越来越远。2018年不仅是国内乘用车市场走势的转折点,更是中国汽车品牌全面崛起实现反超的转折点,加上持续三年的疫情,合资品牌在国内汽车市场也迎来了真正的考验。
在此背景下,不少合资品牌随着竞争的加剧纷纷败下阵来,雷诺、Jeep、铃木、讴歌更是直接退出了中国市场,即便是存活下来的部分合资品牌,同样面临着退市的边缘。在2023年,车市重新洗牌的局面也将持续下去。
那么,在2023年又将有哪些合资品牌会迎来退市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盘点盘点。
几乎确认退市的斯柯达
去年12月份的时候,斯柯达首席执行官Klaus Zellmer就已经表态“斯柯达正考虑退出中国市场,未来会以进口的方式留在中国市场,并最终在2023年做出决定”。同时,上汽大众斯柯达官方也并未对此事进行回应,似乎已经默认了斯柯达将在2023年退市的决定。
作为拥有百年历史的斯柯达,在2005年便开启了国产化之路,靠着“廉价大众”的标签,当时成为了很多“懂车”人的首选。在2005-2016年这十年期间,斯柯达在国内汽车市场迅速崛起,销量更是实现了连年增长。
以至于在2016-2018年这三年间,销量连续三年突破了30万辆,这一成绩虽然算不上主流品牌,但对“廉价大众”斯柯达而言,已经算是了不起的成就。可就在巅峰之后,从2019年开始,斯柯达的销量就逐年下滑,到了2022年,斯柯达年销量仅为4.4万辆。
如今,无论从产品、品牌还是售价,斯柯达都已经没有太多市场存量空间,唯一的归宿或许就只有退市一条路。
苦苦挣扎的DS
对于DS,国内很多人甚至都不认识这一品牌,这也正是DS在国内的现状。DS其实是法国PSA旗下的高端品牌,最早进入中国市场是在2012年,相比其他国外车企来说,DS在入华的时间上就已经慢了半拍。
这也让DS即便是巅峰时期,在国内的年销量也不过才2.6万辆,且这还是2014年的数据。大多数濒临退市或已经退市的合资品牌,基本都是从2017年开始才走向衰败,但DS的衰败之路从2015年就已经开始。
据数据显示,2015年-2020年DS品牌在华销量分别为2.1万辆、1.6万辆、5847辆、3867辆、1179辆、376辆,怎一个“惨”字可以形容。都说“退市”是DS最后的归宿,但它却是满满的求生欲。在国内一边发布优惠政策并不断延期,一边宣称“永远不会放弃中国市场”,甚至还发布了“DS信任计划”的品牌复苏计划,去年7月还完成了DS品牌中国区的换帅。
但这一切都只是DS的苦苦挣扎罢了,在2022年总销量仅为982辆,平均每月销量还不足100辆,现在国内已经基本看不到DS品牌的4S店。总之DS退市只是时间问题,关键还是看DS到底能硬撑到什么时候。
失去东风的悦达起亚
相比DS至始至终的无人问津,起亚在国内可谓是家喻户晓,毕竟巅峰时期的东风悦达起亚在国内的年销量一度超过了65万辆,同时也诞生了K3、K5、智跑等众多经典车型。
就在巅峰之后,起亚在国内的销量就一泻千里。2017年,起亚在华销量同比骤降44%,仅为36万辆,正式开启了起亚在国内的溃败之路。2018-2021年,起亚销量分别为37万辆、28.9万辆、24.9万辆以及15.2万辆。
到了2022年,起亚依旧没有止住销量下滑的趋势,全年销量仅为9.4万辆,同比跌幅超过了40%。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1年底,东风集团以2.97亿元的价格转让了东风悦达起亚20%的股权,标志着东风集团正式抛弃了起亚,起亚在国内的合资公司也由东风悦达起亚变成了悦达起亚。
东风集团抛弃起亚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因为起亚在销量上不断下滑,让东风集团看不到希望,由此才急于甩掉起亚这一烫手山芋。2022年起亚销量再次暴跌就已经说明了问题,如果起亚依旧无法扭转现今的颓势,退市也不是没有可能。
写在最后
以上三个合资品牌除了DS外,斯柯达和起亚在国内都有过辉煌的历史。如今却面临着退市的边缘,在这背后实际上就是无法适应市场变化的表现,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竞争的加剧,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合资品牌难以生存。对于要买车的朋友来说,在选车时还是要擦亮眼睛,尽量不要选择小众品牌。
1.5T三缸+电机续航有望突破1000公里,日产逍客e-POWER官图虽然电气化的发展速度非常之快,但是对于过渡阶段的当下来说,能够显著降低油耗且没有续航焦虑的混合动力车型,依然有着比较大的市场空间。这其中丰田的THS混动系统已经获得了不少消费者的认可,然而技术日产发展多年的混动技术e-POWER终于在去年来到了中国。近日,日产官方也发布了全新逍客e-POWER官图,新车有望在欧洲率先上市,当然相信东风日产也将会随后把新车引入到国内。 |
魏牌、理想、小鹏发力MPV市场,腾势D9还能顶住?在新能源汽车还未受到更多人认可之前,MPV市场的竞争并不大,长期以来都是处于一个“一超多强”的局面。“一超”指的无疑就是别克GL8了,是MPV市场的绝对王者,“多强”无疑就是一众合资MPV,比如奥德赛、赛那、库斯途、起亚嘉华、大众威然等。 |
别人降价它却涨价,特斯拉最高涨2.3万元是对自己的绝对自信?要问谁是这两年车市价格战的罪魁祸首,答案就只有一个,那便是特斯拉。去年,因为新能源汽车补贴的取消,大多数新能源车企都计划涨价,特斯拉却一反常态地开启了大降价,导致其它新能源车企为了保持竞争力,不仅放弃了涨价计划,反倒还紧跟特斯拉的步伐,开启了降价。自此,车市价格战就一发不可收拾,直到现在仍在持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