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近年来是电动汽车崛起最快的时刻,期间出现了很多大佬,不再是以往的特斯拉独霸天下,比方说咱们自主品牌的比亚迪、小鹏、哪吒等等,可以说,这是一个能够让诸多车企成功的契机,于是许多企业都盯准了这块“肉”,都想从中谋取利益,各大电动汽车如雨后春笋版涌现,令人眼花缭乱,有的甚至是从未见过的“全新品牌”。
说得不好听点,就是消费者眼中的“杂牌”,一没背景、二没资金、三没造车实力,空想着只要能造出车便能到新能源汽车市场中“淘金”,可现实是残酷的,它们终究落到了无价无市的地步。
“杂牌军”涌现 遭受市场排挤
比方说由宏光MINI EV带火的微型纯电动汽车,由于生产门槛低,许多新品牌直接“复刻”,但结果是什么呢?由于品牌知名度低,消费者信赖度不够,它们的销量很是惨淡,比方说宏瑞汽车旗下的小虎FEV,1月销量仅为162台,当然,尽管这样,它也算一众“杂牌军”中混得好的了,因为还有许多品牌,甚至连“露面”的机会都没有。
比方说恒润汽车,旗下虽然有小型车恒润H23以及小型SUV恒润HRS1,但并没有什么用,还有一家名为云度新能源的品牌也一样,不管是在市场上还是在消费者的眼中,它们均是非常陌生的存在,根本没有品牌影响力。
这下你们应该知道宏光MINI EV能够快速崛起的真正原因了吧?除了诱人的性价比,其背靠“大厂”才是真正的硬实力,毕竟口碑立起来了,“出货”也只是顺带的事儿。
当然,“杂牌军”也并不是没人买,有许多不懂车的平头老百姓,眼瞅着从未听过的纯电动汽车品牌比“大厂”的还要便宜不少,当即就失去了判断能力,直接下订,可往往这种,一般都是“坑”!
“杂牌军”不可轻信 宁愿多花买个安心
2022年10月份,河北省霸州市一位姓王的女士,花费10600元购买了一台纯电动汽车,当时是先缴纳了2000元的定金,第二天提车时直接就付完了尾款,但是到第三天的时候,产品便出现了问题——电池虚标。
当时买家口头承诺的是充满电能跑60~70km,可实际上跑了30~40km就没电了。随后联系商家解决问题,商家硬核回应:“如果你觉得电池有问题,可以直接找电池厂商!”不仅如此,商家还直言是王女士开车有问题,随后还跟王女士解释这里所说的续航60~70km续航是指匀速行驶的情况下,匀速行驶就必须要油门一直踩一半!
王女士所求无果,便不再理会,可谁知三周之后,该车又出了问题,不仅出现了刹车不回弹的情况,而且一旦经过稍微颠簸的路段,就会直接断电熄火,得需要重启,再到后来,甚至直接启动不了了。
找到商家,商家那边也是能躲就躲,根本不带回消息的。
所以,通过以上这个实例,大家得切记,千万别买“杂牌”纯电动汽车,宁愿多花点钱,也少遭后面这些冤枉罪。
别的不说,买品牌的纯电动汽车,至少在质保方面,你能得到很好的保障。
“部分图片来自于霸州123官方账号,如有侵权,联系即删!”
奇瑞风云正式发布,首发车型A9和T11能掀起多大风云?奇瑞风云正式发布,首发车型A9和T11能掀起多大风云? |
活久见,奥迪为了销量真的拼了,网曝买新款A8L送Q2L,变相降价?在疫情之下,各行各业都不好过,汽车市场同样如此。自2018年以后,国内汽车市场的竞争就变得激烈的起来,一方面合资品牌想要稳固在车市中的地位,另一方面,不断壮大的自主品牌也让消费者在选车时变得更具多样化,再加上新能源汽车的冲击,共同导致国内汽车市场现今尤为内卷。 |
宽体轻客行业第一!上汽大通MAXUS 轻客1月热销5,273台,颠覆市场竞争格局虎虎生威,强势开局!宽体轻客行业的竞争格局在虎年开局被打破,上汽大通MAXUS以远超行业同侪的绝对优势夺得第一!1月销量达5,273 台,同比劲增13%,强势收获虎年开局销量冠军。这也是继2021年持续蝉联单品牌销冠以及行业增速最快品牌后的再次突破。值得一提的是,1月上汽大通MAXUS宽体轻客在各地市场全面开花,无锡、徐州、郑州、常州、嘉兴等全国30多个重点城市稳居宽体轻客销售排行榜冠军,国内整体市占率近40%,这就意味着几乎每卖出5台宽体轻客,就有2台是上汽大通MAX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