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个路口见》是李宇春2009年发表的一首歌曲,主要传递的是一种原本已经没有丧失了可能,但还将希望寄托在下个路口再见,也是一种期许。
把这首歌送给即将上市的斯柯达柯珞克,或许恰如其分。
不少车迷应该都了解到,斯柯达家族的全新SUV柯珞克即将在近期上市,这台Yeti的继承者,定位将低于科迪亚克,主打紧凑级市场,搭载1.2T和1.4T两种动力发动机,预售价格在14-19万元。
近年来,斯柯达谋求在SUV市场分得一杯羹的想法一直很强烈,从最初的野帝、到后来的Yeti、再到科迪亚克,再到即将上市的柯珞克,全部都是信心满满,而上述三款车型对其品牌销量的贡献可谓十分有限。
以2017年为例,上汽大众斯柯达2017全年销量为309173辆,年环比下降9%,在所有厂商中排位第25,竞争力只能算做中流。从具体车型来看,除了采用MQB平台的速派保持增长以外,所有车型全年表现均处于下滑趋势。
不可否认,在中国车市进入缓增长态势之后,还在依靠明锐、昕锐等入门级产品作为主力的斯柯达确实需要改变,而这一次的改变依然还是选择了SUV,如斯柯达在一年多以前选择科迪亚克一样,所以,这一次我们看到了柯珞克的出现。
斯柯达的品牌价值将决定柯珞克上限
或许是野帝的个性风格确实太猛,在其后的科迪亚克身上,已经完全没有个性化可言,中规中矩的家族风格,四平八稳的驾驶感受,正面点说这叫新而全,实际上是选择的中庸之道。
如今,新而全的SUV正在成为主流,那就是外观、内饰、动力以及科技配置方面,没有明显的槽点,该有的都能给你,整体也还看得去,但这类车型是缺乏吸引力的,尤其是对于斯柯达品牌来说。
我们回首看过去几年的爆款合资SUV,从途观到昂科威到自由光,它们背后的品牌价值均要高于斯柯达,品牌红利决定产品上限一说,绝不是空穴来风。
再看柯珞克也同样如此,规规矩矩的造型设计,家族化的内饰风格,大众系的动力总成,这样的账面成绩会吸引多少人呢?在一个年轻人担当买车主力的时代,柯珞克可能几个月就会泯然众人。
来得太晚,市场是否还会买单?
提到新品,我们就不能逃离市场行情分析。从定位来看,柯珞克是与指南者和逍客同级别,介乎于紧凑级和小型SUV之间的区间,不大不小是非常准确的评价。
随着2017 SUV市场也失去魔力以后,这一市场到底还有多少容量留给柯珞克们?这是非常严峻的一道难题。任何市场,经过井喷期后再进入,考验的不仅仅是产品或价格了。
从售价来看,柯珞克并不占优势。
近期,柯珞克还公布了14—19万元的预售价,应该讲,选择这一级别的消费者,价格和用车成本还是敏感地带。选择这一级别的客户都较为追求“够用”原则,显然,仅有4款车型,但14—19万元的售价,究竟会吸引多少人呢?
目前,与柯珞克同级别的逍客、指南者售价也基本在这一区间,但逍客在中国畅销多年的口碑,以及新指南者拥有的硬派造型,缺失柯珞克难以比拟的,究竟怎么在竞争中,打出差异化,成为柯珞克以及斯柯达之痛。
事实上,车长仅有4432mm的柯珞克空间表现,比现在包括福特翼博、传祺GS3、本田XR-V等在内新一批小型SUV们并不会大出多少,在空间无优势的情况下,这些车型的价格还更低,消费者怎么抉择购买?
从全文可以看出,编辑对于柯珞克的感觉概括起来是:车是好车,毕竟主流的配置它都有,但市场策略还值得商榷。在斯柯达本身品牌吸引力不高的情况下,进入了一个激烈的细分市场,这些原因都让柯珞克的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日产汽车在日本启动聆风电池更换计划(2018年3月28日,北京)目前,由于电动汽车数量的不断增长,全球气候变化、驾乘人员增长等社会、环境问题也接踵而至。随着首批购买电动汽车的用户即将面临电池置换,锂离子电池的回收与再利用也逐渐受到关注。如何对这些电池进行回收和再利用,将会对电池产业、新型电池材料需求、以及生态环境乃至我们所处的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
联姻宝马会给长城婚后生活带来什么幸福?近日,长城汽车终于发公告称,公司与宝马签署了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合作意向书,不过合资公司的投资规模和商业模式还没确定。自2017年10月传言长城联姻宝马的传闻终于变成现实,长城联姻宝马又会给长城婚后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幸福? |
姜果然还是老的辣,全球首款3D全息智控SUV,预售价竟然才10万起经过了长达8个小时的长途奔波,这个拥有着独特历史意义的城市终于出现在了我的眼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