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比亚迪CTB(Cell to Body)技术专家品鉴会在比亚迪全球总部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逢春等一行来自汽车行业的顶尖专家学者到访比亚迪,品鉴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并深度体验CTB技术首搭车型——比亚迪海豹,见证CTB技术加持下的海豹动态性能和侧柱碰安全实验,共同探讨新能源汽车架构的创新变革趋势。比亚迪集团执行副总裁、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廉玉波出席了本次品鉴会。
CTB技术获得了院士及专家学者们的一致好评,孙逢春院士表示:“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与整车融合设计的系统性创新,是未来更多颠覆性技术创新的灯塔,起到了行业引领作用。”
挖掘刀片电池潜力,CTB电池车身融合创新赋能电动车性能全面升级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志新表示:“电动汽车的优劣百分之七八十取决于电池。”比亚迪CTB技术采用高安全的刀片电池,通过电池车身一体化设计,打破传统零部件分工,将电池系统上盖与车身地板合二为一,从过去的电池三明治结构进化为整车三明治结构,充分利用刀片电池既是能量体也是结构件的优势,变革电动车传力路径,实现电动车安全性能、扭转刚度、操控性能的全面提升,引领电动车整车架构设计新趋势。
海豹侧柱碰实验,大咖现场见证CTB技术安全能力
在比亚迪碰撞实验室,各位专家现场见证了海豹侧柱碰实验。CTB技术加持下的海豹车身碰撞后变形小,车门正常开启,乘员舱侵入量非常少,很好地保护了车内乘员安全。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副教授周明东解释道,“比亚迪CTB技术巧妙利用了刀片电池的高安全高刚度的特性,让电池与整车架构融合来提高车身承载能力,提升整车安全性,为行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设计思路。”
比亚迪CTB技术针对电动车的特点,创新研发电动车专属安全架构,实现碰撞力的高效分配和传导,降低碰撞事故带来的伤亡。搭载CTB技术的e平台3.0车型,正碰车内结构安全提升50%,侧柱碰车内结构安全提升45%。
体验极致操控,CTB技术高扭转刚度赋能海豹运动性能
CTB技术将电池与车身深度融合,大幅提高车辆扭转刚度,助力拓宽操控上限。吉林大学汽车研究院院长管欣深度体验后表示:“车身的刚度提高了,能保证驾驶的时候车辆的反应时间特别短。”在CTB加持下,比亚迪海豹扭转刚度高达40500N·m/°,扁平化的刀片电池与车身的集成化设计同时带来跑车级低质心,助力海豹麋鹿测试通过车速达83.5km/h,单移线通过车速达133km/h,稳态回转最大横向稳定加速度1.05g,实现汽车操控性能的全面飞跃。
深耕新能源汽车多年,比亚迪持续引领行业创新发展
比亚迪长期深耕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2003年进入汽车行业就开始研发新能源汽车,历经近二十年持续迭代,比亚迪于2021年推出下一代电动车的摇篮——e平台3.0,其变革了传统设计方法和设计理论,通过集成创新引领行业技术发展方向。CTB技术是比亚迪集成创新的最新实践,通过电池车身深度融合的创新架构,解决了电动车碰撞安全开发、底盘操稳开发、车身结构开发等电动车设计过程中的诸多难题,实现了电动车驾驶体验的全面提升,助推新能源汽车更好更快普及。
全新第三代荣威RX5/超混eRX5超感实力驭见非凡征途纵擎川西辽源,再续超感之约,继10月26日首次开启之后,荣行川西 赴秋之约—上汽荣威川渝藏区全新第三代荣威RX5/超混eRX5媒体深度试驾体验会于11月8日再度启程,历时三天两晚,11月10日圆满结束。活动全程近800公里,途经雅安、康定、新都桥等川西重地。试驾线路涵盖城市道路、高速、国道、高原坑洼路面等多种复杂路况,全新第三代荣威RX5/超混eRX5凭借卓越的驾控性能、极致的驾乘体验出色地完成了本次行程,以超感实力驭见川西非凡征途。 |
重庆的路比重庆火锅辣,老司机驾驭神车都神行说起重庆,总要提及重庆的麻辣火锅,寒冬腊月,再也没有比吃一顿火锅更令人兴奋的事情了,如果有那就吃两顿。毕竟无论多么陌生的关系,只要你问一句,要不要吃火锅,那就厉害了,我们之间的故事便开始了。 |
10万元MPV型SUV:风光S560、宝骏560和长安CX70选谁?面包车市场卖不动了,那就整容改进设计变成SUV吧,这样必然会火。在国内SUV市场,有那么一些SUV就是在曾经的MPV车型底盘上通过SUV化造型的设计,然后底盘加高,摇身一变成为热门畅销的SUV。其中,风光S560、宝骏560和长安CX70就是这样的车型,不仅颜值更高了,销量也更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