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话讲,在燃油车领域,中国汽车一直是拖后腿的存在,并且连最早期的造车技术也是由国外引进来的,以此形成了我们常见的合资品牌,由国外车企提供技术,咱们提供场地、人力和市场,中国的汽车事业也算勉强走上了正轨,不过合资终究是合资,自主品牌手里始终没有掌握到核心的技术,以致于在燃油车市场上一直抬不起头。
在十几年前,行驶在马路上的,你一眼望去,绝大多数绝对是合资品牌所生产的汽车,自主品牌由于没有过多的技术积累,大多数时候都采用的是“拿来主义”,以致于即便过了这么久,它也没能与一二线合资品牌形成相互制约的关系,不过由于新能源时代的到来,自主品牌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各大造车新势力如雨后春笋般爆发!不过说到这里,问题来了,难道新能源汽车不需要技术积累吗?
燃油时代的铺垫 在新能源时代集体爆发
从核心本质上来看,新能源汽车和燃油车是两个完全不相干的东西,新能源汽车最主要的三大件是电机、电控、电池,而燃油车最主要的三大件是发动机、变速器、底盘,当然,这里并不是说新能源汽车不需要技术积累,而是新能源汽车的出现打开了技术的豁口,让自主品牌集中爆发了。
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公开自家的技术,而专注于汽车制造业这块的技术型人才,此前也一直在不断吸收好的车企的造车知识与理论,那么再结合新能源时代的到来,在技术的融合上,让自主品牌赢得了“反败为胜”的机会,不难发现,在国内造车新势力崛起的这段时间,国内燃油车也在不断进步,这是自主品牌难得的高光时刻。
对于中国汽车品牌而言,自主品牌的崛起也必将迎来中国汽车市场新一轮的大洗牌,而这就要考各大车企的“技术积累”了!
合资车企会反扑 望自主品牌别太自负
虽然国内各大造车新势力通过“新能源”这张牌完成了汽车史上的弯道超车,将合资品牌远远的甩在了身后,但别太自负,因为合资车企必将用力反扑。
目前来看,各大合资车企虽然没有拿出很惊艳的技术,但请相信,这些都会有的,在技术如此公开透明的环境下,合资车企的奋力反击只是时间问题,而且它们绝对不会像燃油时代的自主品牌一样,成为行业的“吊车尾”,毕竟在造车历史长河上,还是有很多有底蕴和实力的车企,从起点上来看,它们要高太多。
你们知道为什么现在的合资车企始终造不好新能源汽车吗?
答案很简单,他们的思维并没有完全从燃油车当中跳出来,而是一直沉浸在以燃油车为根本的造车基础上,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合资车企在打造新能源汽车的时候,会直接选择“套用”,也就是咱们俗称的换壳车。
其次是他们不太懂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以BBA为例,打造出纯电动汽车,有换壳车就算了,关键是还卖那么贵,并且在贵的基础上,还拿出了根本没有市场竞争力的续航里程,这......试问哪个消费者会买单?
不过车轱辘认为,在接下来的5~10年中,合资车企的新能源事业将会走上“正轨”,毕竟在国内市场栽了这么多跟头,他们肯定会更换研发策略,以推出更适合中国市场的新能源汽车,到那时,才是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真正较量的时刻。
三菱奕歌会是成都人的菜吗?8月31日,搭载1.5T双喷射发动机匹配模拟八速换档功能CVT等领先驾控性能,HUD抬头显示等越级配置的奕歌亮相成都车展,奕歌及三菱所有车型又是否会受到成都及川渝地区消费者的青睐呢? |
都是奥迪豪车,为何A6L和A7L销量冰火两种天?同样都是奥迪,为何A6L十分畅销,而奥迪A7L却无人问津?因为它是上汽奥迪,后来者难居上!最近,上汽奥迪推出两款A7L 45 TFSI quattro S-line圣骑士版和风骑士版,售价均为51.99万元,奥迪A7L新增车型能否让其变得更加畅销呢?难! |
3万元左右买什么车故障率低?没钱买个车代步,代步只是工具,开廉价车与面子无关,只要代步时不出问题,比挤公交出行还是方便,能遮风挡雨,还有冷风和暖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