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说,汽车市场集体降价,理应会让汽车销量直线上升,可奇怪的是,本次由雪铁龙牵头的“降价潮”,却让3月车市的销量直线下跌,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统计的数据来看,本月1~12日,我国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41.4万辆,同比下降17%,环比下降11%,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降价造成市场不平衡 引发诸多“等等党”
由湖北东风雪铁龙发起的区域降价,先后引发了超30多家车企跟风,如此大规模的降价,严重的扰乱了市场的平衡,但对于车企而言,他们不得不降,因为他们必须要在国六B来临之前,清理掉仅符合国六A排放标准的老旧车型。
不过对于消费者而言,他们会认为,降价潮还将持续,因为要从2023年7月1日起,才不能销售、注册、上牌低于国六B标准的汽车,那么后续很有可能降价幅度会更大,这便造成了他们的观望心理,也就是俗称的“等等党”。
真正降价的车企少 浑水摸鱼的车企多
有的车企趁着这波降价潮,通过营销手段来迷惑消费者的双眼,比方说丰田,买bZ4X直接送威驰,买一送一,够诚意吧?殊不知丰田bZ4X本身就优惠5~6万元,这就相当于用给你优惠的钱,让你再购一辆它们并不畅销的车,也算帮他们解决了库存危机,
再比方说某众,早早抛出限时优惠37亿现金活动,可细分下来你会发现它本次的优惠力度还不如此前的优惠力度大,LY降价15000元,但活动前是直接降价25000元的,PST降价25000元,实际上能优惠到40000元。
降价的大多是些冷门车
再看所有品牌大降价的车型,你会发现,基本上都是冷门车,比如雪铁龙C6、日产楼兰、艾睿雅等,这些车型虽然降到了“白菜价”,但对于某些消费者而言,他们也不会轻易下手,毕竟不是自己中意的车型,肯定得考虑再三。
况且以如此大力度的优惠进行促销,一部分消费者肯定会担心汽车的质量,同时包括以后的售后问题。
疫情放开后引发的担忧
疫情三年,导致许多消费者生出了担忧意识,在如今交通如此便利的情况下,汽车已经不再是必需品,与其抱着存款去换车,倒不如放在自己包里放心,因为谁也不知道灾难何时会来,如果再经历一次三年疫情,将会造成更多失业,更多企业的倒闭,以钱换车在那时候看来就挺好笑的,毕竟后续还有一大笔养车费用!
写在最后
如今各大车企降价力度虽然普遍较大,但不难看出,在经历过疫情三年的打磨后,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变得理性,这或许才是3月车市萎靡的最主要原因。
日产Ariya即将开启全球首次横跨两极纯电之旅(2022年5月26日,北京)近日,日产汽车公司宣布,英国冒险家Chris Ramsey将驾驶日产纯电动跨界SUV车型——日产Ariya横跨多个大洲和地区,穿越北极和南极,完成全长27,000公里的“极地跨越”(Pole to Pole)纯电探险之旅。 |
月销超1.5万台,大定破8万台,问界M9为啥这么火?累计大定突破8万辆,4月份销量高达15139辆,这样的销量比三月份增长了9693台。没错,这就是问界M9,均价达到50万元的大型国产新能源SUV,可能但看它数据还不够直观,我们拿价格更高的宝马X5和价格基本持平的奔驰GLC来做对比,同样是 4月份这两款车的销量分别为6695辆和7511辆,也就是说两个加一起才14206辆,仍然赶不上问界M9。 |
小米SU7因BUG导致泊车撞墙,引发的却是对智驾的再次质疑?智能手机遇到BUG或者死机时,大不了就重启即可,实在不济就考虑换一台手机就能轻松解决问题,毕竟现在的智能手机,如果你不去追求高端旗舰,换手机的成本也并不大,更何况还可以在二手交易平台去做置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