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策的加持下,国内新能源汽车迎来了十多年的飞速发展,新能源汽车在国人心中的印象也已经由腿短、续航打折、电池寿命短、充电时间慢,向城市代步神器、省钱利器转变,对新能源汽车早就没了一开始的排斥心理。
也正因如此,在2023年即便是没有了新能源汽车的购车补贴,仍有一大批人选择购买新能源汽车。毕竟今年新能源汽车只是补贴取消了,绿牌带来的不限行、不限号、免购置税的福利仍旧存在。不过,近段时间乘联会提出的合并“蓝牌”“绿牌”建议一出,让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两年内“蓝绿牌”合并可能性有多大?
对于平常人来说,区分新能源汽车和燃油车最直观的方式就是看车牌,新能源汽车采用的都是绿牌,而传统燃油车都是蓝牌(特殊车辆除外),新能源汽车单独的车牌也能享受到相应的福利政策。
据报道,早在2月底,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就透露,乘联会已经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了合并蓝牌、绿牌的建议,并且“预计未来两年就将成为现实”。如果乘联会的建议得到落实,也就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将失去现有的特殊身份和福利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所说的是合并蓝牌、绿牌,具体是怎样的合并方式并未透露。有网友猜测,未来的新能源汽车或将取消绿牌采用蓝牌,毕竟那时候新能源汽车和燃油车已经没有区别;不过也有人猜测,所谓的“合并”只是相关的政策合并,新能源汽车仍旧会继续用绿牌。
不论是什么样的合并方式,可以肯定的是,未来新能源汽车不再会享有特殊待遇才是关键。但想要在2年内就实现,显然有点不切实际,现在的新能源汽车还没有到完全能取代燃油车的地步。
绿牌优势到底还能维持多久?
绿牌带来的优势被取消,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肯定是不利的。但绿牌相关的政策福利跟新能源汽车的补贴一样,目的就是为了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如果新能源汽车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取消所有优待政策也是必然。
就拿购车补贴为例,虽然今年就已经取消了新能源汽车的补贴,但取消补贴并不是一蹴而就。早在今年以前,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幅度就已经连续数年退坡,到2022年补贴金额已经没剩多少。
所以说,即便是想要取消绿牌车的福利待遇,也不会突然取消,而是循序渐进。事实上,现在已经有不少城市在逐渐取消绿牌车福利,像是广州、上海等城市,就已经开始对绿牌车收养路费,未来伴随而来的势必也会是和燃油车一样的限行、限号。
两年内实现对绿牌、蓝牌的合并,似乎有迹可循。不过,即便是将绿牌、蓝牌合并,也只是会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率先开启,想要全国普及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至少在五年内不会实现。
根据中汽协发布的2022年汽车工业产业情况报告显示,2022年国内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02.1万辆和2686.4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可即便如此,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有率也仅为25%左右。
另外,绿牌福利政策取消也不仅仅是看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而是要从市场大环境来看。现在的新能源汽车仍有着很多待解决的问题,最直接的就是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高速服务区充电桩的建设。现在的高速服务区充电桩数量远不能满足广大新能源车主的需求,存在很大缺口,而这一缺口在短时间内根本无法解决,如果基础设施建设无法跟上,新能源汽车腿短的毛病就得不到根本解决,又谈何取消新能源汽车所有福利政策呢?
写在最后:
得益于政策的扶持,新能源汽车才实现了在国内的飞速发展,使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处于世界领先水准。如果没有了政策的扶持,新能源汽车很难与燃油车竞争,现在的新能源汽车也远没有达到能与燃油车正面对抗的地步。
牵手顶级汽车设计大赛 知合出行着力发掘培养顶尖汽车设计人才 助力汽车产业发展升级“知合出行希望借助本届大赛,为旗下控股的新能源整车制造企业合众新能源寻觅顶尖的设计人才,也希望借此契机,与新能源汽车及出行领域志同道合的各界朋友广泛交流合作、携手前行,共同推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升级。”在日前拉开帷幕的第七届中国汽车造型设计大赛上,首次协办本届大赛的知合出行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知合出行”)副总裁、战略投资部负责人张菁菁在开幕致辞中表示。 |
汉兰达为何经久不衰?新车没优惠二手车还保值!如果说以前的汉兰达纯燃油版没推出混动车型,会遭受上半年油价上涨影响,而汉兰达混动车型的推出,真心不惧怕目前的高油价,因为油耗和能上绿牌的同级其他插电混动车型差不多! |
第二代逸动&逸动DT山城上市,国民品质家轿升级之作在重庆川流不息的车流中,我们经常能看见的车型中绝对有一款是长安逸动,这不仅是因为逸动诞生在山城重庆,更反映出逸动的产品价值对消费者需求的满足,事实上,从2012年上市至今,逸动车系已经成为72万中国消费者的共同选择,这就足以表明它在市场上超高的吸引力,也是中国品牌轿车里难得的畅销车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