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拉通整个时间线来看,这一波降价潮始于特斯拉,爆发于湖北东风雪铁龙,而后降价余波开始扩散,各大车企争先恐后的向消费者抛出橄榄枝,以至于消费者们受宠若惊,纷纷展开观望的姿态,连带2月份销量都跟着下跌,于是各大媒体开始争相报道,有的说降价潮会持续到年底,有的说会持续到明年,但这都只是猜测,具体时间或与国六b的实施时间为准!

在此之前,咱们得先搞清楚各大车企降价的目的是什么?
不难看出,进行大降价促销的车型几乎都是销量不好的库存车,各大车企为了缓解库存压力,为即将到来的国六b做准备,因此只满足国六a排放标准的车成了他们的心头大患,当然,这只是原因之一。

原因有二:价格战的本质是供大于求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的到来,越来越多的汽车品牌开始冒出头来,这也就意味着市场是不缺产品的,至于消费者会选谁,那就各凭本事了,所以此次降价潮的本质实则是汽车市场的一次“大洗牌”。

今年3月29日,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业绩会上表示:“价格战的原因是供需矛盾,到了供大于求的时候,一些企业所面临的就将是淘汰!”其还预测随着5月份各地车展的展开,在4月底的时候,降价潮所带来的影响就将会降低。

同时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也表示,国六a老款车型的库存清理,在今年4、5月份应该能全面清理完毕,届时车市价格战也会得到一定的缓解。

其实早在3月22日,中汽协就已经开始向业内发声,呼吁大家“应理性对待本轮汽车促销,市场应尽快回归正常秩序!”为此,大多数网友开始发表评论表达不满。

针对于这类评论,大家也只能看个热闹,因为市场最终还是会回归理性,这只是时间问题。
降价潮不会永远存在 这只是市场的阶段性“疯狂”
放心,降价潮不可能永远存在,大概率会在今年4、5月份终止,因为各大车企要谋生存,无止境的降价只会让它们丧失掉原有的品牌地位,除非他们不想干了。

汽车市场的这次降价潮,卷走的将会是实力不足的车企以及二手车商,这是对他们未能经受住“市场疯狂”后的惩罚,这一阶段看似在降价,讨好观众,实则是在清除不符合市场的“杂兵”,此刻,战争已经打响,难免会殃及池鱼,即便有些车企不想参战,但也已经身不由己。

等这波“疯狂”之后,市场回归理性,那时候留下的,才是真正有实力的车企,所以,持续观望的消费者们,近两个月或是最佳购车时机,因为下一波降价潮不知道何时才会被掀起。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即删!”
										“智”“趣”双全 北京现代领跑智能时代的神奇技能在过去,消费者选车普遍看重汽车的机械结构、动力性能等指标。但面对奔涌而来的智能化浪潮,汽车的智能配置也成为打动消费者的一大因素。当下的汽车逐渐都搭载了丰富智能科技配置,变得极为“聪明”,也备受90后、00后等Z时代群体的青睐。紧跟时代潮流,汽车领域的竞争仿佛变成了智能科技的竞争,如何让消费者享受更轻松、更便捷的智能化驾乘体验,成为众多车企发展的重中之重。对此,深耕中国汽车市场长达20年的北京现代,基于对中国车市本土化的洞察与开发,凭借领先的L2+级智能驾驶能力以及丰富的智能科技配置,为众多消费者带来更加前沿的科技体验。  | 
								
										10万元SUV购车首选,2022款博越今日上市4月28日,伴随着水木年华新曲——《启程2022》全民共创MV的正式发布,“10万级新三好SUV”2022款博越也正式宣告上市。新车共推出智享型、智雅型两个配置,售价分别为10.28万元、11.28万元。这预示着,2022款博越将以“好颜值、好舒适、好品质”的新三好实力,与博越X形成双车布局,共同征战10-15万元最主流的紧凑级SUV市场,满足不同用户需求。  | 
								
										全年实现九大增长,长城汽车2023年营收1732亿元创历史新高3月28日,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1633.SH、02333.HK、82333.HK;以下简称“长城汽车”)发布2023年年报,得益于坚持长期主义战略,长城汽车2023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732.12亿元,同比增长26.12%,创下历史新高;净利润达到70.23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48.34亿元,同比增长7.98%;海外营收536.11亿元,同比增长100.41%;总资产达到2,012.70亿元,同比增长8.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