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到英菲尼迪在中国的表现,大多数人第一反应是不温不火,事实也确实如此。多年前,东风英菲尼迪就定下了10万辆年度销量目标,不过截至到2017年12月底,2017年累计销量29134台,完成度不足30%,尽管与2016年相比,有9%的同比增长,但与其他豪华品牌兄弟们的现状,可谓相去甚远。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豪华车市场总销量达到261万辆,同比增速高达17%。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在2016年总销量222万辆的“高位”上实现的进一步高速增长。其中,随着旗下国产车型销量的大幅提升,凯迪拉克正以每年3%左右的份额增长。此外,林肯品牌也完成了从三年前的1.5%上升到6.2%的市场份额三连跳,表现十分抢眼。
在豪华车市场总体向好发展的同时,近几年中国豪华车市场的份额也在发生着微小的变化。德系豪华车市场份额从2015年的79%下降到2017年的73%,而美系豪华车市场份额则在三年内从5%上升到9%,而这一切与英菲尼迪都没有太大关系。
没有新车投入,老款产品也缺乏令消费者无条件等待的亮点,不光如此,吃着老本的英菲尼迪在中国豪华车销量排行榜第二阵营中增幅最小,2017年仅有9%。按照目前增长的趋势,英菲尼迪十万的目标销量恐怕真的遥遥无期。
落后产品布局,无法触发消费者购车欲望。
应该讲,随着老一代QX系列SUV的落伍,英菲尼迪光想凭借目前的国产车型Q50L和QX50两台车实现销量的增长也纯属天方夜谭,产品布局依旧十分薄弱是东风英菲尼迪的痛点。
事实上,英菲尼迪不仅车少,并且上市还慢。原本应当在2017年上市的QX30也推迟到了2018年,错过了中国SUV飞速增长的英菲尼迪,新车投放一拖再拖,逐年递减的市场份额对其来说并不是好事。
低价值,高定价,国产并没有让英菲尼迪更“亲民”。
反观近年来纷纷落地国产的豪华品牌来看,凯迪拉克、捷豹路虎、沃尔沃和讴歌,无不是价格上有大幅下探,以路虎极光为例,这台原本动辄60万的SUV,如今起步价格也不过36万元。
说到国产降价后的好处,凯迪拉克恐怕最有发言权,凯迪拉克ATS-L、CT6、XT5以及XTS等一系列主力车型国产后,售价的变化十分明显,而凯迪拉克的高速增长到如今也仍在延续,刚刚结束的2月份,凯迪拉克较去年同期大幅攀升86.5%,单月销量达到16850辆,成为2月销量增幅最大的黑马。
但说到英菲尼迪的国产化决心则有些让人难以捉摸。以Q50L和宝马3系对比来看,Q50L在售车型一共6款,而宝马3系在售车型就有十款。Q50L全系都是只有一个动力总成,而宝马3系就有3个版本可供选择。
尽管Q50L在价格上确实对比同级有优势,但在配置上却有很多不足。业内人士表示,东风英菲尼迪没有现在流行的全景天窗以及电子手刹。即使是走量车型也没有雨量感应雨刷,更别说自适应巡航、并线辅助这些全系都缺失的高科技配置。另外,Q50L车内储物空间少,车漆、做工、胎噪也饱受质疑。
写在最后
英菲尼迪的问题并非来自市场、消费等外在因素,症结正是来自于其本身,英菲尼迪在中国卖不好证明了中国人并非全盘接收外来豪华;凯迪拉克和林肯的畅销,也再次证明了英菲尼迪本身的问题。
5月销量7588辆,为什么说型格才是A+级运动轿车王者?乘联会5月销量分析显示,A级轿车的总销量是34.44万辆,虽然占据了车市四分之一销量,但跌幅却是轿车领域里面最大的。车企也正在不断发力,突破这个局面,于是这两年市面上推出了非常多运动型轿车,可谓是琳琅满目,可从宏观销量层面可以看出,新学员不少,但出圈的寥寥无几。 |
携所爱 赴山海 江铃福特领裕“周年感恩钜惠风暴”来袭江铃福特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简称“江铃福特科技”)自成立以来,一直秉持 “挑战者”的初心与使命,从中国用户需求出发,以专业化的SUV产品、差异化的体验升级、个性化的用户挖掘和年轻化新福特的品牌体验,为消费者带来极具福特魅力的产品阵容与创新科技体验,传递“福特式专业越野生活方式”。 |
自动驾驶创新应用挑战赛顺利完成——首届i-VISTA自动驾驶汽车挑战赛系列赛事8月23日,2018 i-VISTA自动驾驶汽车挑战赛系列赛事的第三场——自动驾驶创新应用挑战赛在重庆礼嘉白云湖公园火热继续,来自整车企业、技术创新公司和高校的近20支车队参加了比赛。发车仪式上,重庆市经信委、两江新区等政府部门有关领导,以及企业、高校及众多媒体出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