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0届上海车展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作为今年首个大型车展,各大汽车品牌都使尽了浑身解数,意图通过车展来引起消费者注意,同时向外界表达自身对未来的发展理念,上海车展也就成了各汽车品牌寻求破局的关键。
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我们看到了比亚迪仰望展台的高人气,从开馆到闭馆一直都被车迷围得水泄不通,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无比冷清的起亚展台。
新车发布无人问津,起亚未来堪忧
上海车展最值得关注的就是新车的发布,大多数汽车品牌在发布新车时往往能吸引到一大批车迷的关注,但在起亚这里则成了笑话。
虽然起亚在本届上海车展所亮相的阵容并不差,既有全新赛图斯发布,也亮相了EV6 GT、EV5概念车、EV9概念车以及E-GMP纯电专属平台,阵容可谓是空前豪华。但是,从在上海车展的表现来看,起亚并未得到车迷的关注,整个展台都无比冷清,用门可罗雀来形容再合适不过。
起亚上海车展冷清的展台,从某种方面来讲也反映出了起亚目前在国内的现状。作为韩系合资品牌的代表之一,曾经的东风悦达起亚年销量一度可超过65万辆,是名副其实的一线合资品牌。
但从2016年之后,起亚的销量就一落千丈,以至于在2022年累计销量已不足10万辆,逐渐沦为了
从东风抛弃起亚后的结果来看,东风汽车无疑是及时止损了,现在的起亚早就资不抵债,想要在国内实现翻盘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产品无亮点是起亚被冷落的主因
从表面上看,起亚在本届上海车展所展出的阵容还是比较豪华,既有新车发布也有概念车展出。但实际上,起亚的产品根本就没有任何亮点。就以赛图斯为例,该车实际上就是借着KX3傲跑的中期改款对其进行了重新命名,完全没有任何新意。
再来说说起亚的概念车,无论是EV5概念车还是EV9概念车,早在3月份就已经亮相,这也让其在上海车展的再次亮相变得索然无味。最致命的是,不少合资品牌都已经在上海车展上推出了全新纯电动量产车,包括大众ID.7、本田e:NP2、别克ELECTRA E5等,可起亚直到现在都还没能推出纯电动产品,靠概念车博得眼球的做法在当下早就行不通了。
起亚之所以在国内沦落成了如今这一局面,很大程度上也是自身混乱的战略所致。早早宣布进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起亚,首款纯电车型EV5量产版还要等到今年底才会上市,从时间上来看,起亚就已经输了一大半。
更何况,起亚EV5在竞争力上也没太大亮点,更没有独步天下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即便是转型新能源,也无法扭转起亚在国内备受冷落的局面,起亚所规划的在2023年实现45万辆的销量目标更是天方夜谭。
起亚到底是为何没落?很多人都说2017年的“萨德”事件是韩系汽车品牌在国内衰败的导火索,实际上,起亚的衰败主要还是在国内大搞“双标”所致。合资车进入国内就减配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敢于减配的前提是自身产品力够硬,起亚显然高估了自身在国内汽车市场的影响力。
品牌力丧失之后的起亚,即便是现在想为了挽救销量在价格上做出了让步,但中国汽车品牌的全面崛起,也让起亚“以价换量”策略受到了严重阻碍。近几年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更是打了起亚一个措手不及,以至于让起亚在燃油车市场影响力不断下滑的同时,新能源产品还迟迟不能跟上,从而错失了转型最佳时机。
写在最后:
坦白来说,起亚车型在产品力上完全挑不出毛病,有着国产车的价格和合资车的品质,之所以销量在不断下滑也并非产品力不够,主要原因还是起亚品牌影响力的丧失。上海车展起亚展台无人问津,也只是起亚目前在国内汽车市场的缩影。
										自动驾驶创新应用挑战赛顺利完成——首届i-VISTA自动驾驶汽车挑战赛系列赛事8月23日,2018 i-VISTA自动驾驶汽车挑战赛系列赛事的第三场——自动驾驶创新应用挑战赛在重庆礼嘉白云湖公园火热继续,来自整车企业、技术创新公司和高校的近20支车队参加了比赛。发车仪式上,重庆市经信委、两江新区等政府部门有关领导,以及企业、高校及众多媒体出席。  | 
								
										直击新能源出行痛点 魏牌以“0焦虑智能电动”打造更优解能源变革,技术迭代,汽车行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颠覆,作为中国汽车工业最先向高端进军的豪华品牌,魏牌始终突破引领、踔厉前行。2022年1月14日,长城汽车“0焦虑智能电动”新技术暨摩卡DHT-PHEV预售发布会在保定哈弗技术中心举办,魏牌发布了全新的0焦虑智能电动新品类,开辟了0焦虑智能电动出行的新赛道,并率先实现了制高点占位,成为中国首个燃油汽车到新能源彻底转型的代表,再度彰显了中国品牌持续向上的硬核实力和强大信心。  | 
								
										逃离酷暑!去高山宿营这三款10万元SUV是最好的选择!陪伴编辑的不是在这条路上出现次数最多的五菱宏光或者猎豹黑金刚,而是一辆10款的老雅阁。翻越高山,因为氧气的稀薄,自吸发动机也开始力不从心;野外露营,因为空间的局限,宿营行李也只能托人分摊。虽然雅阁凯旋,但是其中有太多的不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