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碍纯电动汽车取代燃油车的根本因素是什么?其实就两个方面,一个是续航问题,另一个就是补能问题,平时在城区行驶可能不会有太大感受,一旦到了节假日想要出门自驾游,纯电动汽车的这两大短板就会被无限放大。
都知道,纯电动汽车的续航和补能都与动力电池有关,难道纯电动汽车就不能搭载容量更大的电池来提升续航吗?显然不会这么简单,电池容量越大就意味着电池体积和质量更大,反而会影响续航。
在不改变电池体积和质量的情况下,想提升续航还是得从电池能量密度入手。前段时间宁德时代就发布了全新的凝聚态电池,其能量密度可达到惊人的500Wh/kg,凝聚态电池的发布或许也将意味着燃油车将被纯电动汽车彻底取代。
500Wh/kg能量密度意味着什么?
追求高续航、高能量密度仍是目前电动车行业的需求所在,这也是电池行业的趋势所在。然而,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往往出现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纯电动汽车现在所面临的瓶颈,说白了,也正是动力电池的技术瓶颈。
就以当下最普遍的锂电池为例,锂电池能量密度从100Wh/kg提升到现在这一水准,人类用了三十年的时间。当下主流的三元锂电池体系中,宁德时代麒麟电池的电芯单体能量密度为350Wh/kg,已经是行业天花板水平,即便是特斯拉4680电池,能量密度也才300Wh/kg。
对于电池能量密度,特斯拉CEO马斯克更是直言,如果电池能量密度达到450Wh/kg,纯电动飞机就可成为现实。当下提升电池能量密度的技术瓶颈,丝毫不亚于进一步提升内燃机的热效率。
而宁德时代的凝聚态电池,其能量密度却达到了惊人的500Wh/kg,该电池一旦实现量产,不仅会进一步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更是会影响到各行各业,涉及到了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淘汰燃油车,凝聚态电池够格?
宁德时代最早在去年6月份就提出了凝聚态电池概念,距离现在才不到一年,宁德时代就正式发布了该电池。
从技术上来看,凝聚态电池采用了高动力仿生凝聚态电解质,通过构建微米级别自适应网状结构调节链间的相互作用力,在增强微观结构稳定性的同时,提高了电池动力学性能,以及提升锂离子运输效率。
除此之外,凝聚态电池还开发了超高比能正极、新型负极、隔离膜、工艺等一系列创新技术,使之既具有优秀的充放电性能,又具备高安全性能。甚至在充电时间上,凝聚态电池还能做到“充电3分钟,补能500km”的高效率,与燃油车加满一箱油的补能时间相当。
有了凝聚态电池的加持,纯电动汽车完全可以实现1500km以上的综合续航,即便是算上冬季续航打折和高速行驶能耗更高等一切因素,做到1000km以上续航也完全不是问题。再加上“充电3分钟,补能500km”的高效充电,彻底解决了现在纯电动汽车所面临的两大难题。难道燃油车就将因为凝聚态电池的到来而寿终正寝吗?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尽管凝聚态电池在各方面的表现都非常完美,且宁德时代也宣布将在年底实现量产。但宁德时代并未说明凝聚态电池的制造成本到底是多少,也是一个未知数。每一项新技术刚刚出现时,成本都很难得到控制,如果凝聚态电池成本远高于现在的三元锂电池,就不可能实现大规模量产,更何况,纯电动汽车的主要成本就是来自动力电池成本。
可以肯定的是,凝聚态电池在成本上是要高于三元锂电池的,更要远高于磷酸铁锂电池,如果纯电动汽车采用凝聚态电池,售价必定会大幅度上涨。而现在新能源汽车的价格已经被打下来了,想要再回到以前的高价,没有哪一个消费者会接受。所以,至少在短期内,纯电动汽车依旧无法完全取代燃油车,燃油车也不会因为凝聚态电池的到来而退出历史舞台。
写在最后:
纯电动汽车究竟何时才能完全替代燃油车?除了要解决续航和补能的两大硬伤外,价格也是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只有真正解决纯电动汽车短板,以及实现“油电同价”后,才会真正敲响燃油车的丧钟。
比亚迪全年销量186.9万辆,合资坐不住了,2023年目标300万辆能否实现?常年来,合资车在国内汽车市场无往不利,一线合资品牌完全不愁卖,即便是二三线合资品牌也能凭借着合资的身份,在国内汽车市场混得风生水起。自从2018年以后,合资车在国内横行霸道的时代就开始走向衰败,刚刚过去的2022年更是宣告着合资车的统治地位正式成为历史。 |
综合续航1455公里,预售25.98万元起,问界M5标准版亮相7月2日,AITO问界在上海举办了“AITO问界M5智驾版用户体验日”活动,这也是继AITO问界收获十万用户认可后的首次车主盛会及迎新嘉年华,与此同时,问界M5标准版也正式亮相并公布了预售价。 |
全新荣威i5放大招,4.99万起就能买可靠座驾一直以来,国人对买车都有很大的执着,加上近些年汽车成本不断降低,很多人都开上了属于自己的座驾。但对于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或普通消费者来说,面对汽车这样的大宗商品还是难免有些囊中羞涩,再加上一直未涨的工资,想要买一辆属于自己的靠谱座驾,难度还是非常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