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倒退到十年前,中国汽车品牌当时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是没有话语权的,所以我们也就没有把控合资品牌售价的权利,因为我们自己都没有定价权,那个年代的中国汽车市场,被合资品牌一手遮天,想想还挺不是滋味的,有种国人联合外企“圈”自家人钱的味道!
时间拉回到现在,随着新能源汽车和中国造车技术的精进,“两驾马车”并驾齐驱,打得合资品牌措手不及。终于,中国汽车市场有了咱们自家品牌的立足之地!
如今我们能看到的,更多的是合资品牌的负隅顽抗,凭借着以往的品牌口碑和不断降价,一直在刺激市场,给自己汇聚影响力!此前雪铁龙C6的区域大跌价便是引爆合资市场跌价的关键,因为它给了众多合资车品牌一个跌价的借口,不管是一线豪华品牌还是二线普通品牌,有了这个“台阶”就很好办了!他们几乎都会将“锅”推给市场,转头就把自己抹得干干净净!
合资品牌集体降,是“玩不起”还是战略后退?
纵观整个市场你会发现,不管是法系车、韩系车、日系车,还是美系车,降价似乎已经沦为了家常便饭,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它们降价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只降滞销车型。这对于它们而言,无疑是止损的最佳方式,同时也不会丧失品牌影响力!所以并不是说合资品牌“玩不起”,而是它们在根据市场不断的调整自身的“站位”!这是战略手段!
针对于此,有人可能会问,中国品牌到底应该如何应对合资品牌降价的战略手段?
用内卷压制合资 性价比是最好的“武器”
这个问题,其实市场已经给出了很完美的答案!那就是通过不断“内卷”,精进自身品牌的同时,清除掉不符合市场生存条件的“垃圾车”。相信经常关注车市的朋友已经察觉到,近年来的自主品牌太“狂”了!狂到不断的拉升品牌性价比,让对手无处可逃,颇有一种“你强我更强”的战斗姿态,随时准备干翻对手!
相对而言,此时的合资品牌,更像是已经丧失了话语权!即便咱们能清楚的看到某些合资品牌为了重夺中国市场地位而做出的“让步”(更新车型,提高配置,拉低售价),但这完全不够,因为相较于中国汽车品牌的付出,它们所做的仅仅只是“九牛一毛”,凭借着自身在中国多年来积累下的品牌口碑才勉强站稳脚跟!更何况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汽车品牌目前在国内市场还是处于“龙头老大”的位置!
写在最后
归根结底,中国汽车品牌目前丝毫不慌,慌的反倒是合资品牌,因为它们一拿不出中国汽车品牌的诚意,二拿不出更好的新能源技术,即便是打价格战,中国汽车品牌也是毫不逊色的,毕竟从崛起的那一刻,中国汽车品牌就将定价权牢牢的攥在了手中,除非合资品牌拼个鱼死网破,大力降价,以价换量来激活品牌!
不过话说回来,降价是把双刃剑,降的时候容易,涨的时候可就难了!但是合资品牌大概率不会这么做,因为除了中国市场,它们更在乎的是全球市场的地位!
驾驶者之车不在!全新宝来动力总成还值得期待吗?自从2018款宝来发动机从1.6L换成1.5L之后,宝来在华掀起了发动机不断减小之势,当然排量从1.6L减少到1.5L只是扭矩缩小了5牛.米而马力保持不变,畅销的宝来为一汽大众每年节省数万元的排量税。全新一代宝来来自大众MQB平台,颜值更高空间更大的全新宝来虽然没有驾驶车之车称号了,还值得偏爱操稳的消费者选择吗? |
智能车链:以区块链重新定义车联网行业,共建大数据资产交易所日前,新加坡非营利基金会IOV基金会的智能车链平台(Smart Car Chain,简称SCC)又给车联网大数据市场来了一剂猛料。据业内人士透露,基于SCC平台的国内首款精算定价模型和运营模式已经就绪,以车联网驾驶行为大数据创新驱动的全新产品、营销、服务将替代传统的车险商业模型,初步计划在广西、陕西、青海等地率先实施落地,这标志着智能车链项目全面提速,正式进入行业应用层面。据悉,中国车险市场估值7500亿,每年保持稳定增长趋势,预计2020年将达1.2万亿左右,智能车链的推出或将成为推动车险新一轮变革的“引擎”。 |
萝卜快了不洗泥!为何奔驰故障投诉快速攀升?“奔驰,德国百年汽车品牌,汽车文明的先驱者与引领者,被认为是最成功的高档汽车品牌之一”——来头确实挺大,但不可否认的是,奔驰的风评正在逐步下滑。政治错误(广告引用“达赖名言”)还历历在目、质量下滑有目共睹,奔驰却像个没事儿人一样,车子也照卖不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