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显然,国内汽车市场现在已经到了重新洗牌的阶段,即便是曾经不可一世的合资品牌,现在也面临着生存危机。从2018年铃木退出中国市场开始,就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不断有合资车退市。
五年来,国内汽车市场已经有包括铃木、雷诺、菲亚特、讴歌在内的四家合资品牌退市,且合资车企溃败的迹象仍在持续,就比如广汽三菱。
广汽三菱内部信曝光,进入退市倒计时?
关于广汽三菱的退市传闻早在3月份的时候就已经曝出,当时还引起全网一片轰动,只是广汽三菱很快出面否认,并声称一切生产活动正常进行。但在4月份,广汽三菱就缺席上海车展,同时广汽集团在发布4月产销数据时,也有意将广汽三菱忽略,加上广汽三菱长沙工厂的停产,似乎一切迹象都在表明,广汽三菱要退市了。
而近日,广汽三菱的退市传闻似乎也已经坐实。7月13日,一封《致广汽三菱全体员工的一封信》在网上流传。信中提到,广汽三菱目前的产品受市场转型影响,销售远未达预期,公司经营陷入困境。在行业变革的大环境下,广汽三菱经营层和股东方经过慎重讨论,公司于6月份正式进入临时停产阶段。与此同时,广汽三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人员结构的优化。
所谓的人员结构优化,实际上就是广汽三菱开启了裁员,毕竟广汽三菱工厂都已经停产了,也意味着不再需要那么多工人。
虽然广汽三菱官方并未公开表示要退出中国市场,但一切迹象都在表明,广汽三菱距离退市只差临门一脚。犹记得去年的时候,Jeep一开始也是嘴硬声称不会退市,最终还是没能逃脱退市的结局,广汽三菱如今所面临的情况与去年的Jeep简直如出一辙。
赶不上时代潮流注定被淘汰
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合资车企退市,从表面上看是因为销量的持续下滑,导致亏损加剧,不得已用退市来止损。但实际上,合资车企的退市背后的根本问题还是转型失败所致。
就以广汽三菱为例,2012年广汽三菱正式成立,合资11年来,广汽三菱曾经也存在一大批忠实粉丝,旗下的欧蓝德、劲炫ASX、帕杰罗·劲畅等都是耳熟能详的明星车型,巅峰时期的广汽三菱年销量一度接近15万辆。
但从2020年开始,广汽三菱销量就一蹶不振,2022年销量更是跌到了3.36万辆。进入到2023年,广汽三菱销量更是跌入了谷底,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5月,广汽三菱产量和销量均为0,1-5月累计产量仅为3367辆,同比下滑75%,累计销量仅为8943辆,同比下滑25.1%。
至于广汽三菱被市场边缘化的原因,一方面是旗下产品多年没有更新迭代,随着车市竞争的加剧,广汽三菱旗下车型在面对竞争对手不断地升级换代,已经没有了招架之力;另一方面,在新能源汽车不断攻城拔寨的同时,广汽三菱转型决心不够,直到去年才推出了首款纯电产品欧蓝德阿图柯AIRTREK,且该车型在竞争力上毫无亮点,上市后的销量更是极为惨淡。
为了自救,广汽三菱在去年也努力过,在去年推出了全新一代欧蓝德,但一切都来得太晚,全新一代欧蓝德尽管在各方面都有了全面进阶,也无法扭转三菱在国内被市场边缘化的结局。至于劲炫ASX和帕杰罗·劲畅,在产品力上更是无法与同级对手相比。
此外,广汽三菱的没落也是时代的驱使,三菱曾经在国内之所有大批粉丝,主要看中的就是三菱在越野领域的实力。不可否认,三菱在越野方面,的确是专业的,但在家用属性上三菱却始终格格不入,也正是因为三菱越野属性太过浓厚,导致从一开始,三菱就注定是一个小众品牌。当节能减排成为主旋律后,以越野见长的三菱自然就与时代发展主流背道而驰,最终的结果就只能是被市场抛弃。
写在最后:
总的来说,广汽三菱退市只是时间问题,但广汽三菱退市后也会和Jeep一样,以进口的形式在国内销售。对三菱而言,与其在国内艰难求生,退市也不乏是一个正确的选择。现在,国内汽车市场的淘汰赛已经到来,各大车企都进入到了转型的关键时期,一旦转型失败就会和三菱、Jeep一样,只有退市一条路可选。
40年造车经验,长安汽车如何从一块铁皮为你炼出一台好车?40年造车经验,长安汽车如何从一块铁皮为你炼出一台好车? |
半年考:长安汽车唯一以新能源与燃油车破百万辆的国内车企近日,2023年半年考成绩出炉,长安汽车以半年销售102万辆的成绩,不仅连续三年半年销量破百万,更成为唯一一家以燃油+新能源,挺进“半年百万辆”阵营的国内整车企业。 |
东南汽车发布“翼³”设计理念,为中国汽车赋能原创之美3月22日,以“至臻东南 翼领福州”为主题,东南汽车2018年品牌焕然之夜于福州城市规划馆正式拉开帷幕。东南汽车总设计师张雪龙和副总工程师于冯淼同台亮相,揭开了东南汽车设计理念——“翼³”的神秘面纱,以一场别开生面的原创设计美学盛宴引爆全场。与此同时,东南汽车公布了2018年发展规划,多维度展现一个自信、美丽的新东南形象,向中国市场展示东南汽车致力于工业设计、个性鲜明的品牌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