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到2023年,本以为汽车市场会因为“三年抗疫”的胜利而迎来爆发式增长,但从实际表现来看,疫情结束后的汽车市场所面临的局面反倒更加严峻了起来。根据乘联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在今年上半年,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累计销量仅为952.4万辆,同比增长2.7%。
从表面上看,相比去年同期销量,今年上半年车市正在回暖。但要知道的是,去年上半年,特别是4月份,国内汽车市场都受到了上海疫情的影响,导致销量遭到腰斩,仅2.7%的同比增幅只能说明今年乘用车市场的严峻程度比去年好不到哪儿去。
即便是常年保持高速增长的新能源市场,今年上半年的增速也有了明显放缓,累计销量仅为308.6万辆,同比增长37.3%,好在新能源汽车的市占率已经提升到了32.4%的历史新高。
车企自救难显成效
为了促进汽车消费,进入到2023年后各大车企也开启了自救,最直接的体现就是降价促销,从1月份特斯拉的突然降价,到3月份湖北将车市价格战推向高潮,无不是在表明当下车企所面临的严峻局面。
即便是进入到7月份后,车市价格战的热度有所下降,但大多数车企仍旧给出了以前无法想象的降价优惠。就比如雷克萨斯,2021年还需要加价提车的雷克萨斯,现在大多数车型都已经给出了超4万元的降幅,但依旧无法扭转销量下滑的趋势,加价王雷克萨斯尚且如此,二三线品牌的生存环境又谈何容易。
汽车市场不景气,终端市场自然也不好过。据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透露,5月末全国乘用车库存达到了339万台,其中厂家库存77万台,渠道库存262万台。值得一提的是,近一年来,国内的乘用车库存基本都保持在300万辆以上。
如此高的库存,也让车企和经销商压力山大,倒闭的4S店更是数不胜数。根据中国流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仅在2022年,退网的4S店就多达1757家,平均每天就有近5家4S店退网,而挣扎在退网边缘的4S店更是数不胜数,车企之间的淘汰赛也正在上演。
截至目前,讴歌、铃木、菲亚特、欧宝、雷诺、Jeep等至少6家合资车企已正式退出中国市场,广汽三菱、悦达起亚、雪铁龙、标致、上汽大众斯柯达、福特等仍在苦苦挣扎。而对造车新势力而言,今年上半年则是真正“分化加剧”的一年,前有理想一马当先,不断创下新的销量纪录,后有爱驰、威马、恒驰、
十项促进汽车消费政策出炉,会有成效?
汽车作为一个大宗商品,汽车卖不动影响到的不仅仅只有汽车厂家和4S店,更是涉及到了各行各业,2022年,仅汽车产业就占中国GDP比重的10%左右,而房地产都才占了6%左右的比重。很显然,汽车产业是拉动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对社会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了促进汽车销量,不仅车企在自救,国家相关机构同样在寻求破局之道。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财政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汽车消费的若干措施》,围绕促进汽车消费提出了十条举措,包括内容优化涉及限购管理、新能源汽车、二手车、汽车消费金融、基础设施等方面。
整体来看,十条举措中,前三条主要与拉动汽车消费有关,四至七条聚焦新能源汽车,八至十条则分别涉及加强汽车金融服务、鼓励经济型车型开发、优化停车环境。值得一提的是,《措施》中还明确提到,鼓励限购地区尽早下达全年购车指标,实施城区、郊区指标差异化政策,因地制宜增加年度购车指标投放,这对限购城市来说,无疑是福音了。
不过也有网友表示,这十条举措毫无诚意,就拿限购城市来说,只是说出了增加年度购车指标,具体增加多少也没有直接举出。在限购城市,消费者并不是没钱买车,就是苦于摇不到号,摇几年号都未摇中的消费者大有人在,可一旦放开限购政策,又会让本就不堪重负的城市交通压力变得雪上加霜,否则部分城市也不会出台插电混动汽车绿牌不再免费的政策。
想要促进汽车消费,主要还得看二三线城市的消费者大军,而这些消费者手头并不宽裕,购车时关注的还是价格,车企降价是一方面,燃油车也取消购置税或降低购置税也是另一方面。去年下半年推出的燃油车购置税减半政策,就很好的带动了国内的汽车消费。所以说,想要促进汽车消费,最重要的还是在购车成本上。
写在最后:
在车轱辘看来,当下消费者之所以对买车兴趣不大,一方面是国内汽车市场已经趋近饱和,想要汽车销量有更大提升本就不太现实;另一方面也是三年疫情,导致收入减少,让消费者变得理性了起来,非必要不买车已经在部分人心中根深蒂固,毕竟汽车一直都是一个消耗品,不买车可以省下很大一部分开销。
打不赢就降价的合资车,是玩不起还是有战略?中国品牌如何应对?时间倒退到十年前,中国汽车品牌当时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是没有话语权的,所以我们也就没有把控合资品牌售价的权利,因为我们自己都没有定价权,那个年代的中国汽车市场,被合资品牌一手遮天,想想还挺不是滋味的,有种国人联合外企“圈”自家人钱的味道! |
10万元预算景逸S50、帝豪和逸动顶配买谁?10万元购车预算,到底是买辆合资品牌紧凑型轿车乞丐版,还是买辆热销自主紧凑型轿车顶配?从性价比来看,10万元也能买到入门级的合资紧凑型轿车乞丐版,但配置很低,也就是入门级车型,而同样的价格可以购买同尺寸的热销紧凑型自主轿车旗舰车型。 |
降价潮下油电同价是否已经实现?拒绝新能源汽车的理由又少了一个相比燃油车,新能源汽车在很多方面都有着显而易见的优势,比如用车成本、驾驶平顺性等,甚至在限牌城市,新能源汽车还不用排队摇号,更不会有限行的担忧。但新能源汽车在销量上仍无法与燃油车抗衡,想要完全取代燃油车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