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品牌中最早一批走向高端市场市场的传统品牌,魏牌从诞生之初的外界一片看好,也渐渐沦为了被市场边缘化的品牌,在冲击高端的路上,魏牌一路走来经历了如过山车一般的体验。
2016年,魏牌正式成立,在2018年就迎来了销量巅峰,年销量一度接近14万辆,但从2019年开始,魏牌就走起了下坡路。至于魏牌销量下滑的原因,既有市场大环境的变化,也有魏牌自身产品竞争力不足的原因。
营销错乱,“油老虎”印象太深刻
首先就是外部因素,从2018年开始,国内汽车市场就进入到了存量时代,如果没有十足的产品力,想要取得销量的持续增长犹如天方夜谭。魏牌一开始虽然产品力还算比较耐打,但随着竞争对手的增多以及合资车价格的不断下探,导致魏牌竞争力大幅减弱。
与此同时,在2018年以后,节能减排也已经成为了主旋律,而魏牌乃至整个长城汽车,长期以来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油老虎”,让部分用户发现,即便买得起魏牌,但因为高油耗也养不起。
至于营销层面,魏牌一开始在车型命名上就是像VV5、VV6、VV7这样简单明了,非常好记。但在“VV系列”车型销量下滑后,魏牌不是想着如何提升产品力重振销量,而是直接推出了所谓的咖啡系列车型,咖啡系列实际上也就是以前“VV”系列的延续,完全就是换汤不换药。
此外,在更换成咖啡系列后,魏牌车型在价格上更是令人高不可攀,去年上市的摩卡DHT-PHEV起步价更是来到了29.5万元,该车刚上市时就没人看好摩卡DHT-PHEV,实际表现也是如此。数据显示,在摩卡DHT-PHEV上市首月,销量仅为519辆,上市至今更是仅有两个月销量破千辆。
随着销量的持续下滑,魏牌在2022年总销量更是仅来到了3.64万辆,平均每月销量仅为3000辆左右,这一成绩无疑已经让魏牌来到了生死存亡的境地,如果再不改变,魏牌只会被残酷的国内汽车市场所淘汰。
连续三个月销量上涨,蓝山成魏牌“救世主”
上文我们说到,魏牌销量低迷的主要原因就是定价太高产品力太弱,魏牌显然也发现了这个问题。进入到2023年以后,魏牌不仅直接转型成了一个新能源品牌,更是对旗下车型进行了更新迭代,所展现出的诚意更是远超以往。
截止到目前,魏牌在今年已经上市了全新车型蓝山DHT-PHEV以及新摩卡DHT-PHEV,年底还会推出首款MPV车型——高山DHT-PHEV,新产品的到来不仅提升了魏牌的竞争力,更是终结了魏牌销量持续下滑的局面。
就以魏牌蓝山DHT-PHEV为例,根据官方发布的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7月份,魏牌蓝山销量为5566辆,实现了连续三个月的环比增长,累计销量更是达到了17258辆,这一成绩已经接近魏牌去年总销量的一半。
毫无疑问,经过2022年的惨败,魏牌已经被蓝山盘活了。至于蓝山为什么能够成为魏牌的“救世主”,主要还是靠着过硬的产品力。作为一款中大型插电式混动SUV,魏牌蓝山的起步价却只需要27.38万元,反观去年上市的摩卡DHT-PHEV,其定位还只是一款中型SUV,起步价就接近了30万元,很显然,魏牌终于认清了自己,给出了一个合理的定价。
除了魏牌蓝山外,新摩卡DHT-PHEV同样在价格上做出了极大让步,售价仅为23.18万元,便宜了超过6万元,性价比瞬间就得到了提升。如果去年魏牌也能像如今这样,或许也不会败得那么惨。
写在最后:
背靠长城汽车的魏牌,向来不缺技术和知名度,缺的只是对自身一个合理的定位。想要冲击高端市场没错,但如果不能拿出过硬的产品力,还坚持高定价,只会让人觉得魏牌在把消费者当韭菜。好在魏牌现在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未来销量也定会迎来持续增长。
刀片电池迎强劲对手,吉利推神盾短刀电池,要革新能源的命?新能源汽车刚推出的那段时间,起火、自燃等问题层出不穷,许多消费者因此被劝退,不过往往这种越有困难的地方,就越有商机,只要有车企能第一个站出来解决这个问题,那他就能掌握更多的客户资源,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作为“电池专家”的比亚迪,便顺理成章的挑起了这根大梁,于是2020年刀片电池横空出世!比亚迪也不出意外的大获好评,时至今日,更是做到了国内新能源汽车龙头老大的位置。 |
补贴后15.48万起!传祺向往S7用实力诠释性价比,香不香?补贴后15.48万起!传祺向往S7用实力诠释性价比,香不香? |
在国内卖到爆的新能源汽车,为什么一到美国就哑火?如果车轱辘说现在的汽车市场是新能源汽车的时代,应该没人会反驳吧?不过你们要知道这样一个问题,在中国确实如此,但在美国可就不是这样了,它们仍然以燃油车为主,去年美国一共只卖出了80多万辆新能源汽车,国内却卖出了近400万辆,足足有近5倍之多。那么在新能源汽车如此横行的时代下,美国这销量真的正常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