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品牌中最早一批走向高端市场市场的传统品牌,魏牌从诞生之初的外界一片看好,也渐渐沦为了被市场边缘化的品牌,在冲击高端的路上,魏牌一路走来经历了如过山车一般的体验。
2016年,魏牌正式成立,在2018年就迎来了销量巅峰,年销量一度接近14万辆,但从2019年开始,魏牌就走起了下坡路。至于魏牌销量下滑的原因,既有市场大环境的变化,也有魏牌自身产品竞争力不足的原因。
营销错乱,“油老虎”印象太深刻
首先就是外部因素,从2018年开始,国内汽车市场就进入到了存量时代,如果没有十足的产品力,想要取得销量的持续增长犹如天方夜谭。魏牌一开始虽然产品力还算比较耐打,但随着竞争对手的增多以及合资车价格的不断下探,导致魏牌竞争力大幅减弱。
与此同时,在2018年以后,节能减排也已经成为了主旋律,而魏牌乃至整个长城汽车,长期以来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油老虎”,让部分用户发现,即便买得起魏牌,但因为高油耗也养不起。
至于营销层面,魏牌一开始在车型命名上就是像VV5、VV6、VV7这样简单明了,非常好记。但在“VV系列”车型销量下滑后,魏牌不是想着如何提升产品力重振销量,而是直接推出了所谓的咖啡系列车型,咖啡系列实际上也就是以前“VV”系列的延续,完全就是换汤不换药。
此外,在更换成咖啡系列后,魏牌车型在价格上更是令人高不可攀,去年上市的摩卡DHT-PHEV起步价更是来到了29.5万元,该车刚上市时就没人看好摩卡DHT-PHEV,实际表现也是如此。数据显示,在摩卡DHT-PHEV上市首月,销量仅为519辆,上市至今更是仅有两个月销量破千辆。
随着销量的持续下滑,魏牌在2022年总销量更是仅来到了3.64万辆,平均每月销量仅为3000辆左右,这一成绩无疑已经让魏牌来到了生死存亡的境地,如果再不改变,魏牌只会被残酷的国内汽车市场所淘汰。
连续三个月销量上涨,蓝山成魏牌“救世主”
上文我们说到,魏牌销量低迷的主要原因就是定价太高产品力太弱,魏牌显然也发现了这个问题。进入到2023年以后,魏牌不仅直接转型成了一个新能源品牌,更是对旗下车型进行了更新迭代,所展现出的诚意更是远超以往。
截止到目前,魏牌在今年已经上市了全新车型蓝山DHT-PHEV以及新摩卡DHT-PHEV,年底还会推出首款MPV车型——高山DHT-PHEV,新产品的到来不仅提升了魏牌的竞争力,更是终结了魏牌销量持续下滑的局面。
就以魏牌蓝山DHT-PHEV为例,根据官方发布的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7月份,魏牌蓝山销量为5566辆,实现了连续三个月的环比增长,累计销量更是达到了17258辆,这一成绩已经接近魏牌去年总销量的一半。
毫无疑问,经过2022年的惨败,魏牌已经被蓝山盘活了。至于蓝山为什么能够成为魏牌的“救世主”,主要还是靠着过硬的产品力。作为一款中大型插电式混动SUV,魏牌蓝山的起步价却只需要27.38万元,反观去年上市的摩卡DHT-PHEV,其定位还只是一款中型SUV,起步价就接近了30万元,很显然,魏牌终于认清了自己,给出了一个合理的定价。
除了魏牌蓝山外,新摩卡DHT-PHEV同样在价格上做出了极大让步,售价仅为23.18万元,便宜了超过6万元,性价比瞬间就得到了提升。如果去年魏牌也能像如今这样,或许也不会败得那么惨。
写在最后:
背靠长城汽车的魏牌,向来不缺技术和知名度,缺的只是对自身一个合理的定位。想要冲击高端市场没错,但如果不能拿出过硬的产品力,还坚持高定价,只会让人觉得魏牌在把消费者当韭菜。好在魏牌现在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未来销量也定会迎来持续增长。
为年轻人打造的运动SUV再进化,二代海马S5的看点在哪?尽管我们知道年轻一词对于如今汽车产品的重要性,但要说国内向年轻人靠齐走得最彻底的还是要属海马汽车。从产品来看,早在2014年就上市的海马S5在造型上采用了极具攻击性的前脸设计以及动感的侧面设计,这是符合年轻人审美需求的,在动力上,海马S5提供的1.5T动力在当时来看,也是10万左右的罕见选择,并且,海马S5在配置上也陆续搭载了360°全景影像,四轮独立悬挂这些差异化配置,而一度稳居年销10万辆的成绩无疑是对其产品价值最高的肯定; |
高端越野开拓者,坦克500上市3月18日,备受期待的坦克500正式上市,共推出商务版、运动版、定制版、黑武士4个版本6款车型,售价区间为33.5万-39.5万元。针对订购用户,坦克品牌还现场推出了惊喜4重礼,以及6项福利政策。 |
广汽本田梦想童行:City Walk 道路安全奇妙游,city 不city?“安全过马路要遵守信号灯”、“乘车时系好安全带”、“玩耍时也要远离盲区”,身穿红披风的童行侠紧急空降,打败道路危险怪,传授安全出行小妙招。广州番禺的四海城广汽本田e空间内,孩子们津津有味地观看道路安全小剧场,二次元风格引发了大家阵阵笑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