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年刚上市时,捷途汽车何其风光,可以说是上市即巅峰,仅用4个月时间,累积销量便突破了4万辆,之后更是一路长虹。在2019年时,它的年销量甚至达到了13.8万辆!同年,推出捷途X70,上市首月销量便达到了7777辆,之后捷途汽车更是凭借X70这一款车型,红遍大江南北,到后来月销轻松破万,成为了品牌旗下的“顶梁柱”,随即顺势而为,给X70打造了一个系列,算上目前的纯电动车型,一共有7款。
按道理讲,既然有着如此庞大的布局,理应不会缺消费者,但不知怎么的,将大局布好之后,反倒吓跑了不少消费者,以至于到今年1月份,捷途X70系列(EV车型不算)销量甚至只达到了5713辆(数据来源某之家网站)。要知道的是,其曾经的销量巅峰差点就突破了2万辆的瓶颈,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捷途汽车的“顶梁柱”销量下滑如此严重呢?
太想成功,以至于自乱阵脚!
从捷途汽车目前的产品布局来看,车轱辘认为,是极其不合理的,特别是捷途X70,虽然上市初期受到了不少消费者的青睐,但是也得有个度吧?一来就陆续新增了6款车型,试问你让消费者该如何选择?
其燃油车系列售价从6.49~17.09万元,从售价区间来看,捷途汽车是有想法将X70系列打造成中端车型的,但奈何品牌与产品的调性并不符合消费者的预期,以性价比突围的“秘技”,对财力更足的消费者而言,并不感冒。
所以它的销量并未向好的趋势发展,且重性价比,轻了品牌口碑,以至于在去年5月份,甚至害自家产品陷入了虚假营销的风波,品牌口碑也因此受到重创,除此之外,高性价比带来的前期优势,实则为捷途汽车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销量高的后遗症凸显,捷途汽车连连受挫
你们想过为什么捷途汽车能够做到高于同级品牌的性价比吗?除了自身让利以外,成本肯定也是做了严格把控的,因此后期频发的质量问题,再一次将捷途品牌推到了“风口浪尖”。从车质网最新的投诉信息来看,投诉占比最多的是车身附件及电器,发动机/电动机等核心也存在问题。
车轱辘大概看了一下,从捷途汽车上市到现在,其在车质网上的投诉一共有47页,且以上车轱辘提到的两个质量问题,也一直存在,这也就说明捷途汽车并未对质量进行更好的把控!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错,品牌口碑失信极其严重!当然,造成捷途汽车销量下滑的内在原因还不止如此,除了以上提到的质量和捷途X70单车型的布局有问题以外,其整体布局也并不严谨!
捷途汽车踩雷,产品布局和定价有问题
从目前的布局来看,捷途汽车是以中型SUV为主,紧凑型SUV为辅的一个布局,看似全体都在主攻SUV市场,不过销量大旗仍旧只有X70系列在扛,X90在2020年年底风光过几个月,但也是昙花一现,直至目前月销量长期徘徊在一两千左右,几乎看不到未来上涨的趋势。
即便如此,捷途仍然在死磕中型SUV,直到去年1月份,开始进入紧凑型SUV市场,推出捷途大圣,但销量并未得到拔高,其目前平均月销量也仅在两三千左右,纯电产品就更别说了,现在月销量上10辆都难。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那是因为以性价比出圈的明星车型X70将品牌定调了,捷途汽车在消费者的心目中,就是一个以价格低、配置丰富取胜的品牌,如今突然杀出一个紧凑型SUV捷途大圣,且定价比捷途部分中型SUV的定价还要高,请问合理吗?
虽然紧凑型SUV的配置更高,但作为同一个品牌旗下的不同产品,这不是自己砸自己招牌吗?况且其中多款中型SUV,还出现了价格重合的情况,这?你说让消费者作何感想?当然,这是品牌内在原因,还有外在原因。
捷途红利期已过 竞争对手正在虎视眈眈
以旗下明星车型捷途X70为例,起初爆火完全是因为闯入了低端市场销量疲软的“禁区”,激发了低端市场的潜能,让消费者有了全新的认知,给消费者营造出了一种原来低价格也能买到好产品的错觉,不过随着市场的日趋成熟,捷途便站不住脚了!
比方说本家瑞虎8的出现,直接对捷途X70造成了致命的威胁,毫无疑问,有一部分销量肯定是被瑞虎8吃掉了的,另外再加上欧尚X7、思皓X8等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加入,捷途X70是吃不消的。
写在最后
虽然说前期捷途汽车通过高性价比这个豁口,打开了自家的市场,但是如果没有一款产品能够让品牌在市场中形成一股长期竞争力,是很难走得长远的。从目前捷途汽车已有的规划来看,它应当是想将即将上市的捷途旅行者,打造成一款类似于X70系列的顶梁柱,留存住紧凑型SUV的用户,但需要注意的是,如今的市场,和2018年不一样,高性价比的产品已经越来越多,如果捷途旅行者不能拿出更高纬度的东西,想要征服市场,也是没那么容易的。
小细节大乾坤!BJ60局部图又释放了哪些信息?近日,可靠信源曝光了北京越野BJ60部分局部图,这是继3月下旬BJ60线稿流出内部人士爆料三大核心指标(5米车长、6秒破百、1000公里+续航),4月初网友在成都街头捕获伪装实车、四大配置猛料(四驱、“三把锁”、独立悬挂、全系混动)被解读后的又一次信息披露,不可避免地将BJ60再次推上车圈关注度的顶峰。 |
斯柯达新车曝光,三款纯电车型就能救世?未免太过天真日前,据外媒报道,斯柯达首席执行官克劳斯·泽尔默在受访时表示,斯柯达正在考虑退出中国市场,将于明年做出最终决定。 |
安全就得“顶住压力” 直击哈弗H4顶压试验车拆解现场大车侧翻压车事故时有发生,人们对车辆安全的关注视线,越来越聚焦车顶抗压能力。据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的调查结果显示,在侧翻事故中,车顶的压力重量比为4的车辆与压力重量比为1.5的车辆相比,车内乘员的致死率或受伤概率将增加50%,而当车顶承受压力强度达到4倍自身车重时,侧翻事故中的致命伤害会降低50%。由此可见,车顶抗压能力对于驾驶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