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所有外国车没有想到的是,十年前还能在国内汽车市场横着走的合资车,十年后却迎来了倒闭潮,从铃木退出中国市场,到雷洛、Jeep、讴歌的相继倒下,国内汽车市场重新洗牌的局面已经愈演愈烈,即便是曾经在国内汽车市场表现强势的德系、日系车企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这不,在2023年又一家合资品牌因竞争不足,不得不宣布退出中国汽车市场,那便是广汽三菱。
成立11年终落幕的广汽三菱
从今年3月份被曝停产,到7月份发生人员变动,所有人都明白,广汽三菱最终的结局只能是退出中国汽车市场。只是令人没想到的是,广汽三菱的退市会来得如此之快。
10月24日,广汽集团发布了《关于广汽三菱重组的关联交易公告》,梳理了有关广汽三菱、广汽三菱汽车销售公司股权调整等重组事项。《公告》的核心有两点,其一是广汽三菱将成为广汽集团全资子公司,并将原有产能用于广汽埃安;其二是广汽集团将与三菱共同持股广汽三菱汽车销售公司,用以在国内持续为广汽三菱车主提供售后服务。随着《公告》的发布,广汽三菱在中国汽车市场的最终结局也正式画上了句号。
纵观广汽三菱成立的这11年来,虽然在销量及影响力上,广汽三菱比不上其他日系合资品牌,但也在国内辉煌过,累计销量超过了80万辆,成为二线合资品牌中举足轻重的一个。
数据显示,在2017-2019年间,广汽三菱年销量分别为11.73万辆、14.4万辆、13.3万辆,迎来了成立以来的高光时刻。但从2020年开始,广汽三菱销量就呈现出了断崖式下跌,2020-2022年广汽三菱销量分别为7.5万辆、6.6万辆、3.36万辆,分别同比下滑43.62%、11.99%和49.13%。
进入到2023年后,广汽三菱更是如履薄冰,上半年累计销量仅为1.2万辆,即便是去年推出了全新一代欧蓝德和首款纯电动SUV阿图柯,也没能改变广汽三菱溃败的结局。最终,广汽三菱才被迫做出退出中国汽车市场的决定。
三菱退市,留下了最后的体面
对于广汽三菱的退市,背后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既有受外界影响,也有自身的问题。就比如在外界影响上,最直接的就是国产新能源汽车的崛起,打了广汽三菱一个措手不及,像大众、丰田这样的车企尚且还能够凭借着自身的影响力稳住基本盘,而像广汽三菱这样的二线合资品牌就会被直接淘汰,雷诺、Jeep何尝不是如此。
在内部因素上,则是出现在产品层面,和国内的长城汽车一样,三菱也是一个专注于SUV的汽车品牌,轿车的缺失无疑是自断一臂。同时,在对产品的更新迭代上,广汽三菱也被竞争对手远远甩在身后,至于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仅靠阿图柯这样的产品,根本无法在残酷的新能源车市存活。
就以广汽三菱最畅销的欧蓝德为例,从2013年到2021年的9年时间里,欧蓝德都没有换代,换汤不换药的改款早就让消费者失去了新鲜感。尽管去年迎来了全新一代欧蓝德,但失去的市场想要再夺回来可就难了,特别是在车市竞争如此之大的背景下。
好在广汽三菱虽然退出了中国汽车市场,但也算是体面的退市。一般来讲,一个汽车品牌退市或破产,相关的渠道和配套都会受到影响,更是会爆发出员工欠薪、车主维修保养无门等情况。
三菱退市后,广汽集团不仅增加了投入用于清偿债务,还将与三菱共同持股广汽三菱汽车销售公司,用来给车主提供零部件以及售后服务。有了资金以及广汽渠道的背书,广汽三菱老车主售后保养方面的问题,就得到了足够妥善的解决。
至于广汽三菱工厂,更是会被用于广汽埃安的生产,三菱员工也可以直接成为广汽埃安的员工,相比同样是破产的威马汽车,广汽三菱无疑是更人性化。所以说,即便是三菱已经退市了,但超过80万车主在售后服务让仍旧不会受到太大影响,三菱也将最后的体面留了下来。
写在最后:
说白了,广汽三菱的退市,只是更多二三线合资品牌的一个缩影,未来也会有更多合资车企因无法适应国内汽车市场的快节奏而退市,特别是韩系和法系合资车企,现在所面临的境况相比三菱,似乎也好不到哪儿去。
为何纯电没有插混和增程香?不能给诗和远方及充电等待时间过长!新能源汽车销量增幅迅猛,纯电汽车、插电混动和增程式电动三种新能源,销量增幅大不同,纯电汽车的增幅放缓,插电混动和增程式增幅超过了纯电汽车。为何越来越多人选择新能源时,更愿意选插电混动或增程电动呢?因为纯电有续航焦虑,且二手车保值率低,郊区充电不便和充电等待时间过长等不足。打算买新能源汽车的网友们,纯电、插电混动和增程电动,您会选谁? |
500万元购土豪大型车慕尚、古斯特和红旗L5选谁?经过对慕尚、古斯特和红旗L5的对比来看,劳斯莱斯是全球公认的超级豪华品牌并长期作为英国皇家的座驾,宾利也是如此,而只在中国是豪华品牌的红旗L5,却有着高处不胜寒的遭遇 |
为何中国人不买旅行车?国产动力弱进口车太贵!欧洲备受欢迎的旅行车,为何在中国旅行车很不受欢迎?中国人更喜欢开SUV出游,那些年可能是因为中国的道路路况不好,需要底盘更高的SUV才好通过,上半年遭遇油价的持续上涨,但节油SUV依然很火爆。反而操控性更好,后备箱更大的旅行车,却最终落得过停产厄运。那么,中国人为何不喜欢旅行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