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纵观近几年的国内汽车市场,合资车与国产车的遭遇似乎陷入了冰火两重天,一边是国产车一路高歌猛进,一边是合资车进入到“跌跌不休”模式,在合资品牌进入国内汽车市场二三十年的时间里,危机感似乎从未像此刻这么大。
巅峰时期,南北大众在国内的年销量就接近400万辆,几乎占了大众汽车全球销量的40%左右。细看这些年国内汽车市场的销量冠军就可以发现,先是上汽通用被上汽大众所取代。再就是一汽-大众又取代了上汽大众,直到比亚迪近两年迎来销量爆发,才终结了合资车在国内汽车市场的统治地位。
中国汽车品牌市占率再提速
除了比亚迪在近两年表现抢眼外,其它中国汽车品牌同样在高歌猛进,根据乘联会提供的数据显示,9月主流合资品牌零售销量仅为67万辆,同比下降12%,反观中国汽车品牌这边,9月零售销量就已经达到了107万辆,同比增长20%,环比增长7.9%。
进入到2023年以来,截止到9月份,合资品牌累计销量仅572万辆,同比下滑13%,国产车1-9月销量却高达662万辆。在2020年-2022年的三年间,中国汽车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分别为38%、44%和49%,一路厮杀到今年上半年的53%,并且目前增势依旧明显,一切迹象都在表明,属于合资车的时代已经过去,这一点从主流合资品牌近几年的表现中也可以看到。
德系和日系品牌一直都是国内表现抢眼的合资品牌,但近两年来无论是南北大众还是日系三剑客,都已无法稳住销量基本盘,虽然广汽丰田在去年通过降价促销创下了历史最好成绩,但也在今年败下阵来,价格战的爆发让丰田也明显招架不住了。
至于美系、韩系和法系车企,自从经历了2016年的巅峰后,就一直在走下坡路,特别是韩系和法系车企,销量更是惨不忍睹。就以北京现代为例,巅峰时期的北京现代年销量一度达到了114万辆,如今却只能靠伊兰特一款车型求存,1-9月累计销量仅为17.3万辆,还不如比亚迪一个月的销量成绩。
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竞争越来越大,近几年还有不少合资车企被迫退出中国汽车市场,包括铃木、三菱、Jeep、讴歌等,即便是还未退市的三线合资品牌,现在也是处于一个夹缝求生的状态,退市结局早已注定。
为何国人不再买合资车了?
国产车市占率的提升和合资车市占率不断下滑,似乎都在表明,当下消费者在购车时已经不再信任合资车,事实真是如此吗?
看待这一问题其实不能以偏概全,虽然合资车销量下滑严重,但像大众、本田、丰田、通用这样的合资车企在销量上并不低,能与这些合资车企在销量上掰手腕的也就只有吉利、长城、长安、比亚迪、奇瑞这五家车企,之所以给人一种合资车不行了的错觉,也是合资新能源汽车带来的刻板印象。
就以9月份的销量数据为例,新能源汽车经过这几年的快速发展,在9月份的市占率已经达到了31.6%,但燃油车仍占据了近七成的市场份额。在燃油车市场,合资燃油车的影响力依旧很大,不少明星车型在每月的销量排行上,都是名列前茅,充分说明了合资车在燃油车市场依旧是主流。
只是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合资车企的确遭到了惨败,强如大众也没能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占到便宜,ID.系列车型单月销量破万辆,都还要靠着降价促销才能实现,其它合资品牌的新能源产品销量更是可以忽略不计。
写在最后:
综上所述,并不是现在的消费者不认可合资车,只是不认可合资新能源汽车罢了。在燃油车市场,合资车仍有很大话语权,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毕竟合资车在“三大件”上确实要比国产车更成熟,但在新能源时代来临后,合资车的败局也已经注定。
瑞虎9焕新13.79万起,瑞虎9X卖12.79万起,香不香?瑞虎9焕新13.79万起,瑞虎9X卖12.79万起,香不香? |
库存压力进一步加大,车价还能再降一降,抄底的时候来了?最近,根据乘联会官方消息,由于国内需求以及国际形势疲软,国内汽车市场的库存当量进一步增大。根据当前的数据显示,11月底国内存在近400万辆的乘用车库存,其中厂家库存92万辆,渠道库存302万辆。就算全国的车企停产,这些库存量都够国内市场消化65天。如此之大的库存压力之下,国内汽车市场真的变天了。 |
力帆首款智能汽车将于2019年底上市8月,在重庆国博中心举办的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SCE)上,力帆小木屋外的绿茵赛道上,力帆汽车的无人驾驶汽车正接受大众都体验预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