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些年来涌现出了一大批新势力车企,但很少有新势力品牌在刚成立时就成为“顶流”,即便是当初华为与赛力斯发布AITO问界时,也没能引起全网关注。
但是,在2021年雷军宣布赌上所有声誉造车时,有关小米汽车的一举一动都会被无限放大。至于为何国内消费者都如此关注小米汽车的进展,一方面是被雷军的人格魅力所征服,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小米汽车能够像小米手机一样,给到用户一个旗舰级的体验和平民级的价格。
从目前小米汽车的进展来看,在2024年上半年首款车型便能迎来上市。
12月计划生产300辆,小米汽车进入PT5阶段
虽然小米首款车型已经完成了申报,但距离量产上市仍有一定距离。根据最新的信息显示,上周小米首款汽车已在亦庄工厂进入生产线验证的第五个阶段(PT5)。此外,小米亦庄工厂要在12月完成装车300辆的目标,比11月翻数倍,这也标志着小米汽车距离量产上市又近了一步。
按照整车投产的一般流程,新车完成设计进入工厂后,先经过设计验证阶段(ET),然后进入生产验证阶段(PT),随后还要经过预生产(PP),才能开启小批量产(SOP),这是整个环节中最具有标志性意义的节点,意味着新产品可以实现标准化作业,开始规模生产。
其中,从PT到PP后,还需至少经过一到三个月才能SOP。这意味着,目前处于PT5阶段的小米首款车型量产时间不会早于明年一季度。由此推测,小米首款车型上市时间将是4月份左右,明年的北京车展或许就是一个不错的契机。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SU7工厂代号为MS11,内部已将首款新车称作“MODENAT摩德纳”,且在未来三年内将推出三款车型。除了MODENAT摩德纳外,另外两款产品的内部代号分别是“勒芒”和“昆仑”,其中勒芒是纯电动汽车,昆仑将采用混合动力。
到底是卷动力还是卷智能?
虽然目前有关小米汽车更多的参数信息还尚不可知,但结合申报图和外界的猜测来看,小米SU7将采用纯电驱动,拥有单电机和双电机四驱两种选择,其中单电机版车型最大功率萎220kW,双电机四驱版车型综合功率萎495kW,动力性能完全不用担心。
最为重要的是,在智能化层面,小米SU7或将采用最新的骁龙8295芯片,该芯片综合性能是8155芯片的8倍,这也是明年旗舰级车型才配有的芯片。在骁龙8295芯片的加持下,我们有理由相信小米SU7在智能座舱领域不会太差。
在智能驾驶层面,小米在刚宣布造车时就已经开始研发高阶智能驾驶辅助,且在小米SU7申报图上也可以明显地发现,车顶上方有一颗激光雷达,这意味着小米的智驾系统会采用激光雷达+摄像头的混合感知方案,与华为、小鹏、蔚来相同。近期小米放出了无图NOA决策规划算法等岗位,也预示了小米会走不依赖高清地图实现城市NOA功能。
最后就是在新车的计划上,上文说到,小米汽车将在未来三年内推出三款新车,其中两款为纯电动车型,一款为混动车型,至于到底是插电混动还是增程式混动,官方并未透露。但目前网上更多消息都偏向增程动力,因为在首款小米汽车SU7出来前,小米就已开始招聘增程系统设计开发相关人才,毕竟增程式混动的技术门槛要比插电混动更低,且AITO问界、理想等车企也是采用的增程式混动方案。
我们有理由相信,小米推混动车型的目的就是为了拉低入手门槛,毕竟现在无论是插电混动还是增程式混动车型,在价格上都要比纯电动车型更低。以小米SU7目前所展现出的产品力来看,对标的就是小鹏P7、特斯拉Model 3等车型,其售价定会在20万元以上,很难成为年轻人的首台座驾。而混动版车型毕竟成本更低,预计上市后的价格将在20万元以内,肩负着小米汽车走量的重任。
写在最后:
总而言之,如果预算在20万元以内,就不要对小米SU7有太多期待,想要买到更便宜的小米汽车,还得等混动版车型的上市。至于小米下场造车面对的最大对手是谁,在车轱辘看来还是华为系品牌,待小米SU7上市后,我们也可以看到小米和华为在汽车市场的较量。
经济!CR-V、UR-V和杰德买机油越用越多不用花钱换最近东风本田CR-V的“机油门”事件持续发酵,原因是许多CR-V车主都发现自己的新车机油无故增多,怀疑全新CR-V的新涡轮增压发动机有严重缺陷。2017年7月全新CR-V上市,放弃2.0L、2.4L两款自然吸气发动机,改为全系搭载1.5T涡轮增压“地球梦”发动机。并且有车主前往东风本田4S店就油乳化现象讨要说法。 |
继Jeep后广汽又一合资品牌倒下,三菱将成进口车?很显然,国内汽车市场现在已经到了重新洗牌的阶段,即便是曾经不可一世的合资品牌,现在也面临着生存危机。从2018年铃木退出中国市场开始,就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不断有合资车退市。 |
预售不到2小时订单破3万,摘了激光雷达的小鹏P7+更好卖了?老实说,近两年的小鹏汽车所面临的销量压力还是非常大的,毕竟小鹏汽车曾经也是新势力品牌中的销量冠军,近两年却被理想汽车拉开了销量差距。不过,进入到2024年的小鹏汽车,也终于一扫阴霾,开启了在销量上的腾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