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
或许有小伙伴会认为,智己L7高达33.88-57.88万的官方售价太贵了。不得不说官方定价确实偏高,但如今市面上可是能轻易找到优惠10万+的库存车源,甚至有消费者以26万元拿下指导价40.88万元的Pro版本。所以说该车的终端售价,已经跌落到相对合理的区间了,所以价格并非影响销量的关键因素。
智己L7主要问题还是产品定位上,不可否认,该车在驾控层面有着极为优秀的水准,搭载了AKC后轮转向、CDC电控智能阻尼悬架等配置,还有WAE威廉姆斯团队的底盘调教,即便放在2024年,它的操控水准也绝对属于第一梯队。但可惜的是,智己L7是一位严重偏科的“选手”,除了操控、音响外,其余方面的竞争力毫无优势。
比如在空间方面,智己L7完全没有发挥出5098mm车长、3100mm轴距应有的水准,空间比同尺寸车型小就算了,毕竟它更注重驾控能力,但后排较为糟糕的乘坐体验,直接劝退了许多潜在用户。后排座椅填充偏硬,靠背角度较为竖直且无法调节,同时由于较高的地台,导致腿部承托严重不足。
更不用说在平台方面,2022年发布的智己L7,面对如今一众800v平台的竞品,无论是补能效率还是能耗控制都没有优势。官方称CLTC续航可达615km,但实际综合续航也就400km左右,电耗控制并不好。好在新款智己L7已得到曝光,将有望增加570km的入门版本,希望新款能在能耗方面有所优化,要不然这入门版容易有续航焦虑。
综合来看,智己L7从诞生伊始就注定它是一款小众车型,为追求极致驾控,牺牲了后排的乘坐体验。再加上新能源汽车更新迭代周期较快,现款L7从发布到如今已经快两年了,核心技术已经落后一代。所以想要重振销量,就只能抓紧时间更新迭代,若能拿出LS6的诚意,相信它能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包括特斯拉在内16家车企“握手言和”,价格战将就此画上句号?毫无疑问,车市价格战是贯穿上半年国内车市的主基调。从特斯拉年初将Model 3和Model Y价格下调至历史最低以来,价格战这场不见硝烟的战争便在车市打响,随后新势力纷纷跟进降价。  | 
								
										200元到20元,芯片价格雪崩,新能源汽车会降价吗?过去的一年,汽车市场经历了层层考验,疫情反复让汽车市场供求关系难以平衡,但要说对汽车市场影响最大的,还是芯片行业的囤货居奇。2021年,汽车芯片市场出现了一芯难求的状态,不少汽车厂商不得不通过减配或是赊销配置等手段,保证新车交付量。但时间来到2022年中段,芯片的供求关系发生了大转变。  | 
								
										国外2-3万公里才更换一次的机油,4S店为啥每半年就通知保养?最近,某网络平台上,一位加拿大车主晒出了自己的汽车保养频次:2.4万公里才更换机油,真是太省时省力了。确实,比起国内的5000-10000公里的机油更换周期,这样的做法确实很省。 其实不只是加拿大,多数欧美国家的汽车保养频次基本都可以达到2-3万公里,但是国内绝大多数厂商的保养手册的保养周期都达不到这样的标准,更可怕的是,很多4S店每半年或5000公里就通知保养,这样的做法,真的只是为了多赚钱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