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能源时代的爆发,成就了一批企业,同时也覆灭了一批企业。
我们将时间线拉回到新能源在国内爆发的初期,由特斯拉牵头,新能源汽车在国内市场的潜力慢慢被发掘出来,随着国内政策的不断助攻,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加入新能源汽车的阵营,由此新能源三剑客“蔚小理”被推上了“时代的舞台”,占据了国内市场纯电动和增程式的半壁江山,随着新能源汽车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接受,市场容量逐渐增大,车企开启了“内卷”模式,因此一大批刚萌芽的新能源车企被扼杀在了摇篮中。
在此情形下,出现了一位特别的车企,它就是咱们上述提到过的蔚来汽车!在市场环境如此复杂的情况下,蔚来汽车已经连续亏损了多年,不过奇怪的是,它的现金储备不仅没少,反而越来越多,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蔚来的资金来自哪里?
由此可见,蔚来汽车自成立以来,一直处于卖一台亏一台的窘状当中,不过现金储备的增加,也说明了另外一个问题,那便是蔚来汽车是有前景的。
自身亏损怎么办?不可能李斌一人拿出这么多钱来补这个漏吧?所以,“投资”就成了一个重要的途径,这也是蔚来现金储备在自身亏损加剧的情况下,仍然只增不减的原因。
咱们先来看看蔚来近几年的亏损情况。据统计,自2020年开始,蔚来亏损便呈上升趋势,从56亿增长至了207亿。
不过没关系,蔚来背后的金主扛得住!
其实早在蔚来上市前,它就获得了包括李斌、刘强东、腾讯、红杉等个人和机构的多轮投资,累计融资约150亿。不仅如此,后续蔚来的投资几乎没断过,从合肥ZF到上市后增发,单单这两项就狂揽了约670亿,再加上后来蔚来的可转债融资,以及中东阿布扎比的两次投资,相较于蔚来的亏损来说绰绰有余,以至于到去年,它的现金储备还有573亿。
那么说到这儿,问题也来了,蔚来凭什么在亏损如此严重的情况下,还能拉到这么多投资?
机遇与风险并存,资本家的“赌徒”心理
这么多车企,为什么投蔚来?
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蔚来在他们眼中属于潜力股,是一匹黑马,他们在放长线!看准的就是它的换电模式。
和丰田一直坚持氢能源的研发一样,蔚来对换电站的钟爱已溢于言表,其中亏损越来越多就是最好的证明,因为大部分亏损的钱都被蔚来拿去扩充换电站和搞研发了。去年年底,李斌宣布蔚来已在全球建设了2238座换电站,就单独拿制造成本来算,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据媒体爆料的消息来看,蔚来1、2代换电站建设成本大约在200万元左右。我们就以它作为估算,这也就意味着蔚来光建设这2238台换电站的成本就高达45亿左右,再加上服务、技术研发等成本,说它天价开支不足为过。
虽然开支大,但后续的回报也是很可观的,当然前提是要打通换电市场!如果蔚来继续扩充换电站,解决了新能源所谓的续航焦虑,那在换电市场,蔚来绝对是一家独大,后续便能形成一个持续盈利的完美闭环,而投资者们赌的也正是它。况且从蔚来去年的销量情况来看,它也是属于正向增长的,这给投资者们传递的信息便是:“今天信蔚来,明天还你一个好未来!”
写在最后
总而言之,从蔚来汽车目前的亏损状况和现金储备来看,它并不慌张,反而像是在布一个大局,准备以剑走偏锋之势,厚积薄发!不过未来新能源市场的形势如何,我们无法估量,蔚来又能否成为未来,仍然是一个问号?
柯珞克是斯柯达在华饮鸠止渴之作还是妙手回春之方?记得当年第一次看到斯柯达的时候,不由得心头一紧——绿色的车标,感觉斯柯达迟早要完。和我想得不同的是,斯柯达后来也被国人的“真诚”所感动,在2014年也搞出了换标行动。虽然说换了标的斯柯达销量有所起色,但总感觉它有些水土不服,毕竟是个大众二线品牌,和“兄长”大众也不能相提并论! |
推进2030愿景实现-日产汽车展开能源管理系统验证测试(2022年1月18日,北京)近日,日产汽车宣布将对其在日本福岛县浪江町设立的能源管理系统展开验证测试。日产能源管理系统通过自动控制的充、放电系统,为电动汽车提供百分之百的可再生能源。此举将支持当地的本地化能源利用、实现碳中和政策的实施,同时也进一步彰显“日产汽车2030愿景”(Nissan Ambition 2030)的成果。 |
售价跌破15万,全系标配2.0T的福特锐际,为什么卖不动?全系标配2.0T,除了最新款车型,全系直降2万元,起售价仅14.98万元的福特锐际,按道理讲,月销量应该不会太差,毕竟合资车的造车技术在国人心中,一直都是名列前茅的,况且如今它还拿出了降价的诚意。可天不遂人愿,福特锐际今年1~4月份中,卖得最好的也就今年4月份2138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