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段时间,网上出现了很多“踩”马自达的声音,车轱辘理了一下,大多数都是在针对马自达的销量进攻,但事实真就如此吗?车轱辘只想说:“你们格局小了!”
销量低迷的假象,是马自达在华的伪装!
实话讲,近年来马自达在华销量确实有所下降,但放眼全球来看,它并没有受到多大影响,去年全年马自达全球销量达到了111万辆,其中它在北美的销量更是创了历史新高,年销量达到363354辆,同比增长23.2%,看来除了中国市场,马自达自身的品牌优势和产品优势在其他国家还是很大影响。
那么造成马自达在国内出现如此状况的原因为何?难道是马自达产品产品不行了?其实不然,相反马自达在燃油车上的造诣,并不比任何一家燃油车企差,毕竟“东瀛宝马”这个称号并非浪得虚名,开过马自达的朋友应该深有感触。不过话说回来,油车造诣高,对目前的中国市场而言,没有太大的优势,因为对于近几年的中国市场而言,可以称之为新能源元年。
明面上看,马自达似乎没有对中国市场的变化作出积极的回应,但其实呢!马自达早有准备,只是说相较于其它车企,马自达走得慢一点而已,关键是慢,它也有它慢的道理,毕竟对于造车这个充满“创造性”的工作来讲,马自达是非常认真的,这点从它几乎款款燃油车都能成为经典的结果中便能够看出。
预计在今年北京车展上,马自达将会亮相呕心沥血的新能源“巨作”,这也意味着马自达电动化将会已经正式落地。据悉,马自达将会把长安的电动化和智能化技术,与自家的设计和操控调教联动起来,可谓是强强联手。如此一来,我们便能够找到马自达在中国的电动化市场上之所以没有激进的原因,因为它在等一个时机,即便这个时机来得晚,它也有破局的机会!
“长马”强联手,中国新能源市场抖三抖!
长安的新能源技术+马自达的操控调教,这对CP组合,绝对会风靡整个中国市场。以前很多消费者说电车没有“操控”的,遇上它俩估计也该改口了,车轱辘也相信对于马自达这个“操控狂魔”而言,让电车充满驾驶乐趣也不是不可能。
对于现在的中国市场来讲,马自达不是不管,而是在蓄力。毕竟不做就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是马自达的一贯作风。当然,马自达的这一举动其实也在向外界透露,它们正在下一步大棋。
马自达利用长安的新能源技术,与此形成重度捆绑,不仅能够加强两者的合作力度,而且能够精准狙击市场。首先,长安在新能源领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地位,在客户信任度上肯定不差,其次马自达的操控,在业界也是响当当的存在,相信很多消费者对它俩深度合作后所“孵化”出来的产物,保持着极高的兴趣,那么所谓的“关注度”自然而然就不少了,保不齐还能省下一波推广费。
写在最后
从市场来看,马自达选择在新能源市场之争进行到白热化阶段时进入,可以看出它对产品还是有极高的自信的,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它们已经拥有应对市场的万全之策,至于结果如何,咱们等它全新新能源车型上市之后,再见分晓。
治水彪炳千秋的大禹居然造出全球最早的车!对于现代汽车的发展历程,很多人都能娓娓道来,即使并非亲历,但130多年的时间对任何人来说记忆可能算不得太模糊。那么现代汽车发明之前呢?没有发动机作牵引,用什么来拉车呢?就是我们常说的牛车、马车吗?那最初的车是个什么形式呢?中华上下五千年,海量的史籍和星星点点的历史片段足以勾勒出“车”的兴起和变迁,更让我好奇的是,到底是哪些人与“车”结下渊源。 |
宝马MINI上海车展区别对待引众怒,官方回应无诚意,MINI要完了?因为疫情的结束,今年上海车展吸引到了一大批外国人参观,这也让上海车展变得热闹了起来。车轱辘也明显地感受到,今年上海车展的外国游客远超往年,在这之中既有外资汽车品牌高管,也有国外的车迷主播,意图通过上海车展来感受汽车市场的变化。 |
新能源能成东风雷诺的东风吗?基于2017年去年实现的140%同比增长,东风雷诺给2018定下了10万台销量的目标计划,但随着一季度20905台的答卷交出,完成度为23%,与预计目标有些许出入,至此也就更别谈东风雷诺一度提及过的40万辆宏伟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