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车市内卷加剧的大环境下,主流新势力品牌中最慌的莫过于小鹏,既要面临着不断扩大的亏损,也要应对友商在价格上的不断内卷,同时小米SU7入局后也与小鹏汽车的销量主力小鹏P7直接竞争,再加上即将上市的理想L6,进一步压缩了小鹏汽车的生存空间。
更可怕的是,在4月份第一周的销量表现上,刚入局的小米在20万元以上纯电汽车市场销量实现了对小鹏汽车的反超,直接挤进了销量排行TOP5。我们有理由相信,待小米SU7产能提升后,必将进一步拉开与小鹏的差距。对现在的小鹏汽车来讲,除了认清现实降价外,几乎别无他法。
认清现实,小鹏G6全新580Plus发布
如何在降价的同时还不会被贴上背刺老车主的标签呢?很多厂家的做法都是新增一款车型选择,且新增车型在价格上要比现有入门级车型更低,同时配置也不会有太大变化。同样,小鹏汽车也是这样做的。
4月11日,小鹏G6推出了全新580长续航PLUS版车型,官方指导价为19.99万元,相比现有的580长续航Pro版车型,虽然只便宜了1万元。但在新车上市后,小鹏汽车还给出了限时17.99万元的购车政策,这也让新车的实际降幅达到了3万元。
除了在价格上便宜了3万元外,小鹏G6全新580长续航PLUS版车型在配置上相较于Pro版车型并没有太大区别,依旧支持800V高压平台、CLTC工况580km纯电续航、XPILOT智能驾驶辅助,甚至连雷达数量都没有进行减配,为数不多减配的地方就是扬声器、主驾驶座椅腰部支撑调节、前排座椅通风等少数配置,几乎不影响正常的用车体验。
毫无疑问,17.99万元的小鹏G6已经带来了十足的诚意,唯一不足的就是依旧采用了骁龙8155芯片,并没有用上今年主流的销量8295芯片。但是,降价之后的小鹏G6在定位上也将变得尴尬起来,去年小鹏G6刚上市时,所对标的就是特斯拉Model Y,而降价后的小鹏G6竞争对手就由Model Y变成了吉利银河L7、深蓝S7这样的车型,这是否也是小鹏汽车变相承认小鹏G6对标特斯拉Model Y失败了呢?
与此同时,新车型的上市也让小鹏G6从一台售价20万元以上的中高端纯电SUV,彻底沦为了20万元以内的中端产品,这对小鹏汽车品牌定位的影响不可谓不大。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小鹏还不在价格上拿出诚意,所面临的销量压力更是小鹏所不能承受的。
小鹏早已开启降价模式
面对车市价格战,“蔚小理”中的蔚来和理想都还算比较克制,毕竟他们都不想背负着背刺老车主的骂名,但小鹏汽车为了生存,只能通过降价来争取销量。在新款小鹏G6上市前,就已经对小鹏G9进行了新一轮调价,让小鹏G9这台曾经起步价在30万元以上的中大型纯电SUV,售价直接来到了25万元以内,仅为24.39万元起。
同样,小鹏汽车的销量主力小鹏P7i,起步价也早就来到了20.39万元,有着2万元的降幅。但从实际销量表现来看,小鹏汽车并没有因为降价而实现销量大增,4月首周总销量仅为1200台左右,3月份的总销量更仅有9026台。
值得一提的是,在小鹏汽车3月份的销量数据中,有近4000台的成绩是由小鹏X9贡献,如果不是小鹏X9在1月份就实现上市,小鹏汽车的销量数据将更加尴尬。
总之,小鹏汽车如今的处境已经非常严峻,而这一现象早在2022年下半年就已经有了苗头,尽管小鹏汽车在这近两年的时间里,既做出了组织架构调整,也对旗下产品进行了升级换代,但依旧没能改变小鹏低迷的市场表现。如果小鹏在大幅度降价之后还不能扭转颓势,未来无疑会面临更大压力。
写在最后:
客观来讲,小鹏汽车现有车型进行价格调整后,竞争力并不差。就拿小鹏G6来说,新增的PLUS版车型17.99万元的售价已经足够诚意,在同级别同价位车型中,几乎没有对手。但降价后的小鹏G6能迎来大幅度的销量增长,谁也说不准,这才是最令人揪心的地方。
1年3家新势力品牌歇菜,极越事件再次证明,新势力的车慎买!车市内卷的加剧自然就是汽车市场重新洗牌,近几年中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新势力破产倒闭,但大多都有一个过程,就比如高合,在刚传出倒闭时就宣称有三个月的自救期,丁磊也会尽全力救活高合,虽然结果大家都知道,但至少人家努力过。 |
现代汽车上半年销量发布,连续两年入围全球前三,是国人不懂车?自从2010年国内汽车市场销量超过美国后,就一直稳居全球最大单一市场的宝座。也正是因为国内汽车市场潜力巨大,才养活了一大批跨国车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大众,网上也一直都有着“中国的大众,世界的丰田”这一说法。 |
200元到20元,芯片价格雪崩,新能源汽车会降价吗?过去的一年,汽车市场经历了层层考验,疫情反复让汽车市场供求关系难以平衡,但要说对汽车市场影响最大的,还是芯片行业的囤货居奇。2021年,汽车芯片市场出现了一芯难求的状态,不少汽车厂商不得不通过减配或是赊销配置等手段,保证新车交付量。但时间来到2022年中段,芯片的供求关系发生了大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