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键词“一线豪华品牌、车长超5米的大7座SUV”,是不是第一时间会想到那些百万豪车?但指导价不足50万元的奥迪Q6也是其中之一。按理说有品牌力加持,又是大7座SUV,它应该能取得不错的市场反响,可实际情况却是“降价促销猛如虎,一看销量350”!
用这句话形容的一点不夸张,该车自上市以来,月销量那是相当稳定,就三五百辆的水准,稳定到完全没有下滑空间。如此萎靡的销量,在终端也就出现了大幅优惠,可奇怪的是,降价措施似乎对该车完全没用,销量依旧惨淡!出现这种现象有两大重要因素,一是产品本身不被用户认可,因此降价也没用;二是竞争格局的改变,同价位有更好的选择。
奥迪Q6惨就惨在,两大因素全占了!作为售价、定位均比奥迪Q5L更高的存在,Q6却采用了规格相对更低的MQB EVO平台,横置发动机、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的悬挂架构都与大众途昂别无二致,被用户普遍认为是“换壳车”,缺少了奥迪传统豪华的“灵魂”。
其实奥迪Q6选择用MQB EVO平台也不难理解,就是想最大化车内空间的同时,降低制造成本。用MLB平台的Q7就是最好的例子,在车身尺寸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只能勉勉强强“塞”下了7个座,空间与Q6完全没法比。不过必须得承认,Q6的动态表现确实不够出色,但对于这样一台7座SUV,只要开着舒服、坐着舒服就足够了,而它完全能够满足。
可以看到,MQB EVO平台的空间优势在奥迪Q6得到充分展现,但降低的成本却完全没有体现在售价上。对比配置相当的途昂,指导价整整贵了近20万;再对比平台规格更高的Q5L,配置相当落地价却整整贵了10万。所以奥迪Q6处境相当尴尬,只有进一步加大优惠力度,才能让销量有上涨的机会。
为什么说“降价只是有机会”呢?还不是因为奥迪Q6所面临的竞争格局变了。40万-50万级别的大型SUV可是有理想L9、问界M9两款重量级车型,拼配置、智能化完全比不过。就算刚需7座,那么腾势D9、别克世纪等7座MPV也是潜在对手,甚至空间更大、奶爸属性更强。所以就算加大力度,奥迪Q6的压力一样不小。
写在最后
总的来说,奥迪Q6还是来晚了,所属的细分市场已是一片红海,若提前三五年发布,竞争压力要小很多。所以以目前的眼光来看,奥迪Q6算是一款“失败”的产品,MQB EVO平台完全无法支撑品牌高溢价,唯有加大降价力度才有生存空间。各位看官觉得该车的合理价位是多少呢?欢迎留言讨论。
										大毛病没有小毛病不断,销量大增的捷途也是便宜没好货的典型?在多数人的印象中,便宜没好货,而好货并不便宜,包括对于汽车的评价也是一样。虽然无论是哪款车,都会或多或少存在一定问题,但随着汽车工业不断进步,现在无论是买哪个品牌的车,基本都不会再出现比较大的问题。  | 
								
										套路多的蔚来至今没能交付还有未来吗?造车新势力的套路简直深得可怕,从最早的PPT造车到最近的内部交付,都是活生生的例子。套路最强的,除了“下周回国”贾跃亭的FF之外,非蔚来汽车莫属了。  | 
								
										明锐劣质刹车片和设计缺陷致刹车异响有隐患汽车工业发展至今无论是厂家本身,还是相关管理质检机构都已经形成了一套严格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以保证消费者的足够权益。如果说几十年前汽车质量问题较多是由于质量管控缺陷所造成,那么如今生产的汽车仍然质量问题频发,那肯定就是厂家对于产品质量问题的有意疏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