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博汽车热榜被问界M7车祸内容牢牢占据。4月26日,一辆华为问界M7在山西某高速公路上发生追尾事故,问界M7上包括驾驶员在内的三人均不幸遇难。
从网传视频可以看出,车辆左前侧追尾洒水车的右后部,涉事的问界M7发动机舱、A柱严重变形,车辆从前部开始起火且火势较大,事故发生后车门把手并没有弹出,现场有人尝试营救但未能打开车门,有砸窗救人的行为,遗憾的是车上包括驾驶员和乘客在内的三人均不幸遇难。
遇难者家属怀疑车辆安全性
从遇难者家属在社交媒体发布的内容可见,事故车辆是今年1月购入的问界M7。家属对华为问界M7的车辆安全性提出多重质疑,包括AEB紧急制动及GAEB异型障碍物自动紧急制动等功能是否响应、安全气囊是否发挥作用、隐藏式门把手为何没有弹出影响救援等。
虽然目前事故还处在调查之中,事故发生原因和责任划分尚不明确,还无法判断车辆本身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但是在这起事故中,仍有诸多问题值得反思:新势力们宣传的L2.9999智能驾驶,是否真的如所说的那么安全?
隐藏式门把手为何没有弹出?
事故发生后,隐藏式门把手为何没有弹出,问界方面只字未提。事实上,任何重大交通事故发生之后,最重要的就是将车内人员及时安全救出。但发生事故的问界M7碰撞之后后车门无法打开,对于救援带来了一定影响。问界M7后车门把手为何在发生严重事故后没有弹出,是否在采用隐藏式门把手时存在安全设计缺陷?很遗憾,问界官方并没有就此问题做出详细的解读。
车企声明涉嫌转移视线
随着事故的持续发酵,问界在4月28日午间通过官方微博发布第一则声明表示:根据国家平台数据接入管理规定,获悉该车辆发生事故时车速115km/h,安全气囊正常打开,动力电池包特性均正常。同时还强调了三点内容:
1、事发车型是入门的Plus版,没有搭载华为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发生碰撞时的车速为115km/h;
2、事故车动力电池包特性正常,代表不存在电池自燃情况,具体的起火原因,还需等待交警部门调查结果;
3、事故发生时,事故车安全气囊正常打开,不存在安全气囊未工作的情况。
从问界方面针对此次事故的两次回应中,对AEB的重点提及可以看到,问界希望对外释放一个明确信号:这起事故与华为极为自信的AEB功能和智驾系统无关。这不得不让人质疑,问界在努力转移公众视点,和华为的AEB撇清关系。
博世也在当天下午发布声明称,“涉事车辆没有搭载博世智驾系统(含AEB)”,并“对遇难者表示沉痛哀悼”。另有消息称,事故车辆搭载的整套ADAS方案并非来自博世,而是来自福瑞泰克FreeTech,这两家都为M7 Plus配套,属于AB供的关系。
到底是谁提供的AEB,有没有安全问题尚不清晰,但涉事车辆问界M7 Plus后驱版肯定是配备了自动紧急制动(AEB)和前向碰撞预警(FCW)等功能,但为何没能实现紧急制动?
AEB是华为重点宣传的安全技术
2023年11月,余承东在华为智慧出行解决方案发布会上表示:“AEB对华为来说就是一个小case,华为GOD(通用障碍物检测能力)远远跨越了普通AEB的能力。余承东也多次宣传华为问界的AEB功能遥遥领先,并自称“在所有的测试里都是第一名,没有第二名。”
全系标配AEB功能,是不少用户选择问界新M7的理由。华为问界曾在新车发布会上,发布车辆被大货车前后夹击后“A柱、B柱、C柱”均未变形的测试视频。
因为有华为的背书,问界新M7等车型在市场上受到热捧。今年3月问界交付量首次超过3万辆,并已连续3个月位居新造车品牌榜首。
车企的传播对用户的驾驶行为是引导作用的,尤其是当用户多次使用自动驾驶辅助,完全有可能放松警惕。而在技术尚未完全成熟的状态下,过度信赖自动驾驶是有风险的。在电动化、智能驾驶和价格竞争下,基本的安全底线被忽略实属不应该。此次事故再次给行业敲响警钟,不负责任的过度宣传,受到伤害的不仅是用户,也会反噬自己。
写在最后:
安全驾驶高于一切,不能因为车辆具备智能驾驶的功能就放松警惕。事实上,很多消费者在初次使用智驾功能时还可以做到“全神贯注”,但是大多数会就越来越“放松”,把驾驶权交给智驾系统,一旦发生意外,就是不可挽回的损失。
笔者呼吁大家,不要迷信智驾,安全掌握在自己手中永远才是第一位。也请车企不要过度宣传,产品营销不应该以用户的生命为代价。
										从无人驾驶到智能制造,在世界制造业大会奇瑞展台遇见未来5月25日,2018世界制造业大会和2018中国国际徽商大会在安徽合肥开幕。作为安徽制造业领域的代表,奇瑞汽车以“人、车、路融合的智慧生活”为主题,展示了奇瑞第三代智能汽车、第四代增程式燃料电池汽车、LION智能座舱和搭载“奇瑞雄狮”系统的旗舰SUV瑞虎8,以强大的智能产品阵容,为全球消费者勾勒出了一幅未来智慧生活新场景。  | 
								
										车电分离“畅享价”20.59万起,智舱屏霸智驾卷王飞凡R7重磅登场9月27日,「极智高阶纯电SUV」飞凡R7正式上市,共推出4款车型,官方零售价30.25万元起。在此价格基础上,年内交付的飞凡R7全系车型,将享1.26万元的新能源国家补贴,补贴后价格为28.99万元起。选择车电分离模式购车的用户,即可享受90kW·h电池立减10万元,每月仅需支付1560元(90kW·h电池)租金;77kW·h电池立减8.4万元,每月仅需支付1260元租金。选择车电分离模式购车,飞凡R7全系补贴后畅享价为20.59万元起。  | 
								
										动力强劲且油耗低,柴油发动机为何与国人失之交臂?站在燃油车时代的末尾,不少人可能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为什么国内汽车绝大多数都是汽油车?被欧洲吹捧的柴油机,为什么缺席了中国的乘用车市场?诚然,柴油发动机有着种种的优点,扭矩强大且油耗更低,国内也有着上以百万计的柴油发动机体量,但乘用车领域的柴油发动机,寥寥无几。编辑认为,柴油汽车没有普及,主要有这几点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