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乘联会提供的数据显示,4月份国内新能源汽车零售销量达67.4万辆,同比增长28.3%,虽然环比下滑了5.7%,但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在4月份达到了43.7%,较去年同期的32%渗透率提升了11.7个百分点,预计到年底,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正式突破50%大关。
很显然,新能源汽车正在加速取代燃油车,未来的汽车市场也必定是新能源汽车的天下。而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的不断崛起,全球汽车产业链也将迎来重大变革,并带动中国汽车企业的价值重估。就在5月10日晚,又一家中国新势力品牌在纽交所挂牌上市。
三年完成IPO,极氪再创新纪录
一家新势力车企,三年时间能玩出什么花?有的可能刚刚做好产品规划,有的可能还在艰难发展,甚至有的新势力还处于PPT造车阶段,但极氪却仅用了3年时间就完成了IPO,成为继“蔚小理”后第四家赴美上市的中国新势力品牌。
对于大多数新势力品牌来说,都希望能够成功挂牌上市,但大多数新势力品牌的上市之路都异常坎坷,从成立走向IPO,“蔚小理”分别用了4年、6年和5年,而极氪仅用了3年有余,使其成为国内最快IPO的新势力,创下了新势力车企IPO最快纪录。
从表面上看,极氪仅用了3年时间就完成了IPO,成为了车圈奇迹。但实际上,早在2022年,也就是极氪成立后的次年,就已经
从极氪上市后的结果来看,上市当日,极氪发行价定为21美元/ADS,IPO首日极氪ADS开盘报价26美元,截至收盘报28.26美元,涨幅高达34.57%,市值直接来到了68.98亿美元,已经非常接近小鹏汽车73.03亿美元的市值。
为何新势力品牌都热衷于上市?
就当下国内的造车新势力竞争格局而言,与其说这个行业是靠技术驱动的,倒不如说是靠资本驱动的更为真实。论是李想还是李斌,都在不同场合说过造车门槛“至少200亿起步”,这一点从现实行业格局也已经得到了证明,造车新势力之间江湖坐次的排定,不是以技术或模式论英雄,而是看谁获取更多资本的支持。
既然涉及到了资本,就注定会走向上市这条路,这是造车新势力与传统车企最本质的区别。除了已经完成IPO的“蔚小理”和极氪汽车外,国内正在寻求上市的新势力品牌大有人在,个别新势力甚至还萌发出了借壳上市的小心思,但事与愿违,威马在多次寻求上市失败后还是倒下了。
试想一下,如果威马汽车成功完成了上市,是否就不存在财务危机了呢?从长远来看,威马汽车上市后能否实现逆风翻盘,谁也说不准。但至少成功上市后,威马汽车不会如此快的倒下,汽车
至于为什么“蔚小理”和极氪都选择在美国上市的原因,其实不仅仅是造车新势力,国内大多数互联网公司基本都是在国外完成的上市。这是因为中美两国上市的操作不一样,尤其在财务指标上不一样,连年亏损在国内上市是无望的,而国内几乎所有新势力品牌都是处于亏损状态,所以造车新势力们自然就会选择审批更为宽松的美国来完成IPO。
写在最后:
对于极氪的上市,由于此前就已经有了多次上市的迹象,外界并不感到意外。另外,极氪相比其它新势力而言,因为背靠吉利汽车这一大树,并没有资金和技术研发方面的压力,从而能够快速步入正轨,这也是极氪能三年完成IPO的原因。可以肯定的是,未来还会有更多新势力品牌完成IPO,资本之间的角逐只会更加激烈。
										让SUV回归本真,新哈弗H5震撼上市,引领全用途硬派SUV让SUV回归本真,新哈弗H5震撼上市,引领全用途硬派SUV  | 
								
										品牌复购意向第一!星途靠省油戳中消费者的心9月20日,小熊油耗公布了其长期在线调查项目——《我评我车》中「品牌复购意向」一项的真实排名。根据25万条真实车主的投票评分,其中,投票数量过万的七个品牌有丰田、奇瑞、本田、哈弗、吉利、大众和福特。而在投票数量排名前69个主流汽车品牌里,星途是唯一一个复购意向率超过90%以上的品牌,达到了90.74%,这一数据以大幅优势领先于BBA豪华品牌(宝马83.95%、奔驰75.49%、奥迪74.07%),堪称“国货之光”。  | 
								
										以高端乘用MPV产品,打造技术为基的“MPV世家”手握智能手机,5G极速上网,同时体验着智能家居、智能穿戴装备、移动终端的协同连通,如今生活在万物互联时代的用户,渴望触手可及的科技,对于“出行的移动空间”汽车更有着“智慧值”的高要求,而相比轿车和SUV车型,能够满足多人出行需求并且能容纳多样化智能设备的MPV也成为了“智能空间”的最佳载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