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正式突破了50%大关达到51.1%,较去年同期36.1%的渗透率提升了15个百分点,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在国内已经迈向了一个新台阶,燃油车正在加速成为历史。
对于主机厂来说,随着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主流,放弃或减少在燃油车领域的研发已经成为了无法逆转的大趋势。可即便如此,仍有不少车企还在将精力集中在了内燃机的研发上,似乎对新能源汽车并不上心,丰田就是代表。
丰田全新2.0T发动机曝光,最大600Ps马力
前段时间,根据海外媒体报道,丰田正在研发全新2.0T发动机,并表示该发动机可在不借助电气化辅能直接爆发出600Ps马力。除了赛道版本外,该发动机还将提供高性能公路板,预计可输出400Ps马力和500N·m的扭矩。另外,即便是低功率版本,最大马力也能达到300Ps,最大扭矩为400N·m。
作为对比,搭载在全新一代迈腾上的EA888高性能发动机目前所爆发出的最大马力也仅有220Ps,现款奔驰E级的最大马力更是仅有204Ps。即便是有着国产最强2.0T发动机的奇瑞2.0T鲲鹏发动机,最大马力为261Ps,只是在最大扭矩上达到了丰田这台全新2.0T发动机的水平,为400N·m。
即便是现款汉兰达搭载的2.0T发动机,最大马力也才248Ps,最大扭矩为380N·m,与全新2.0T发动机的低功率版相比,也有很大差距。通过简单的对比不难发现,丰田这台全新2.0T发动机在性能上已经超过了现在市面上绝大多数同排量发动机。
按照丰田的说法,全新2.0T发动机功率不仅将超过现有的2.4T发动机,同时体积还更小,燃油效率也更高,并将满足全球各个市场的严格排放法规。但是在全面拥抱电驱的时代,出色的燃油发动机能否让用户重拾消费欲,也还有待观望。至于丰田所说的燃油效率更高的问题,官方也并未给出具体的燃油效率。
逆流而上,丰田推全新2.0T发动机意欲何为?
从表面上看,在国内汽车市场新能源汽车已经在加速取代燃油车,就目前的市场大环境研发全新内燃机只会是自讨苦吃。但丰田作为一家跨国车企,中国市场只是丰田众多海外市场之一,且也不是最大的海外市场。虽然中国汽车市场新能源汽车正在将燃油车写入历史,但其它海外市场可不是这样。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球汽车销量达到了439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为739万辆,仅占据了全球汽车市场总销量的16.8%,还不到两成。如果仅看海外汽车市场,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占比更是仅有9.6%,还不到一成。
且在增速方面,欧洲市场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39万辆,同比增长了2%;北美市场在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为81万辆,同比增幅为10%。这些数据均表明了海外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热情远不及国内,加上国内汽车市场一直都不是丰田最大的单一市场,丰田完全没有必要只考虑国内汽车市场走势而忽视全球车市,打造全新2.0T发动机完全就是出于对全球市场的考虑。
除了丰田外,宝马、奔驰、大众此前也均表示不会放弃燃油车,并将投入大量资金来研发全新内燃机,其中大众更是要花费600亿欧元来研发下一代内燃机,占据了大众总研发费用的三分之一,剩下的1200亿欧元则是投入到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上。
说到新能源汽车,丰田掌门人丰田章男虽然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跳出来抨击纯电动汽车,但丰田也是对全球市场未来可能出现的变化做了两手准备。就比如此前曝光的丰田向电气化转型的计划,表示将在2027年推出固态电池,一旦固态电池进入到量产阶段,无疑会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掀起新一轮电池革命,所造带来的影响远超全新2.0T发动机。
写在最后:
在国内汽车市场,燃油车被写进历史已经进入了倒计时,对国产品牌来说,现阶段已经完全没有继续研发新一代内燃机的必要,即便是研发内燃油也是混动专用发动机罢了。而对于以丰田为首的传统汽车巨头来说,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放弃自身在内燃机技术上的百年技术沉淀,所谓“大象转身”也就是如此。
五菱新能源GSEV开源的底层逻辑:技术进化和共同做大蛋糕五菱新能源用时仅5年,成为全球最快达成100万销量的新能源品牌。这令人侧目的速度发展,将新能源代步车再度拉回到世界舞台的焦点。荣光背后,有赞许也有不解。 |
年轻人的第一台运动轿跑 全新奕炫马赫版1.5L抢鲜到店实拍东风风神奕炫车队已连续两年蝉联CTCC年度总冠军,奕炫也是第二次搭载马赫动力1.5T发动机并在刚刚过去的CTCC株洲站赢在弯道,斩获多项桂冠。更重要的是,参加本届比赛的赛车前脸和之前版本大有不同,并且直接以“马赫”之名冠以“东风风神马赫车队”,种种迹象让人生疑:东风风神奕炫车型是否借着CTCC冠军之势,切换动力已经是“马赫欲来风满楼”?带着这些疑问,考虑到现代年轻人对国民性能轿跑的疯狂,编辑当即决定前往重庆市东风风神4S店一探究竟。 |
中国电动汽车弯道超车只需装上更大容量电池和更强电机即可?日产和比亚迪在电动汽车领域里有很多相似之处,日产早在70年前开始研发设计制造过电动汽车,以及生产电池;比亚迪前身就是造电池的出生,跨行做起了燃油汽车,之后又做起了电动汽车。如果说日产是在日本最先涉足电动汽车领域,那么比亚迪在国内也是最先推出电动汽车的企业。日产和比亚迪的电动汽车究竟有多大差距?谁的电动汽车更靠谱?更耐用?而不仅仅是参数层面。 |